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復雜的移民工程(第2/2頁)

受災嚴重的河南各府災民就近往荊襄遷移已經開展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據各府上報的數據來看,一年來共計向荊襄地區移民五十余萬人,剩余的災民還有兩百多萬留在當地,在領取官府賑濟的同時,積極展開生產自救,雖然這種自救的效果幾乎當於無。

不過,據錦衣衛以及數名巡察禦史上報的情況來看,雖然不斷有各種各樣的小狀況發生,但整個災民遷移過程進展還算順利。

朱由檢從內帑中出銀五十萬兩撥付湖廣巡撫衙門,由官府出面在轄區內大量購糧,與河南南陽府搭界的襄陽等府州縣官府的官員們,在戶部、工部官員的指導下,組織青壯於災民遷移路途修建了若幹糧倉,然後將采購的糧食儲存其中以供災民食用,在兩省各級官吏的共同努力下,災民遷移工作才得以較為順暢的執行了下來。

開發江漢平原大糧倉的戰略規劃已經制定並安排了下去,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了。

遷移人口自古以來就是一項耗費無數人財物力的巨大而艱巨的工程,後世的三峽工程就是一個明證。

整個三峽庫區移民工作從開始到結束,整整持續了十四年,遷移人口共計一百三十萬左右,這已經是十分了不起的成就了。而現在朱由檢面臨的是大明北境上千萬受災人口的遷移安置問題,在這個各種條件極其落後時代,其難度可想而知。

不過,與承平時代移民相比,現在的遷移工作也有個後世無法比擬的巨大優勢:動遷要簡單的多,遷移後的安置也不需要花費太多。

在這個北境大多數人還在死亡線上掙紮的年代,官府肯伸手幫一把,這就足以讓萬千已經絕望的災民們感恩戴德了。

為了能夠活下去,背井離鄉又如何?家中祖屋舍棄掉又如何?踏上去往他鄉的道路尚有活命的機會,留在赤地千裏、連草根樹皮都已經啃光的家鄉只能等死。

在生存面前,一切都不重要。

當聽到官府的大老爺們說,只要大夥兒一路往南,就會有飯吃的時候,無數的饑民們懷揣著讓家人活下去的希望,義無反顧地踏上了行程。

從南陽府通往襄陽府的路途上,每天都有大量衣不蔽體、形容枯槁的災民們慢慢向前移動著,前進的路途中,很多人走著走著便倒在路邊再也沒有起來,在親人們的嚎哭聲中,其他人看都不看一眼,神情麻木地繼續前行。

絕大多數人對這種事已經司空見慣,幾乎所有人的心裏只想著自己如何能夠活下去。

亂世中人不如狗。

為了給逝者一個體面,官府雇傭的青壯們推著車子,收容著沿途的屍體,在裝滿一車後找個無人處點火焚燒、埋掉。

很少有人會對此提出異議。

火葬又如何?總強過被遺棄荒郊、落入野狗腹中為好。

就是在這樣的大前提下,移民的速度和人數才在一年中達到了五十余萬人。

先期到達的災民首先要在當地官府的安排下,在工部官員們勘察好的地方修房建屋,水源不足的地方還要由打井隊在劃設的村落中打出飲水井。

工部官員們勘察的安置點,大多數是依靠著當地原住民的村落劃定的,這樣就省卻了諸多繁雜的事項,再加上移民們對棲身之所並無苛求,所以整個移民們的安置工作進展極為迅速。

盡管移民工作取得了不小的進展,但朱由檢仍然下令,加快移民步伐,爭取盡快早日完成這項重要任務,徹底消除流民聚集帶來的不穩定因素。

在強調完移民工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後,朱由檢又提出了一個讓眾臣耳目一新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