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為世界財富匯聚地(第2/2頁)

用別人的資源換取別人的資源,聽上去就是美妙無比的事情。

強盛了兩百多年的大明,對於周邊諸國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力,這一點從大明銅錢成為東南亞各國的主要流通貨幣便可充分體現出來。

但是由於大明極其缺乏黃銅資源,加上銅錢鑄造後在各國市場大面積流通的緣故,所以大明銅錢的鑄造數量已經下降了數年之久。

據有司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大明鑄造銅錢只有三十余萬貫,嚴重影響了大明從海外采購各種商品的數量。

呂宋的青銅和黃銅礦不僅儲量巨大,而且品位相當高。

就地取材冶煉,然後就近大量采購南亞諸國的商品,大明在整個過程中所付出的代價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南亞諸國的民眾在賣出商品後便可以擁有財富,這種雙贏地好事何樂而不為之。

隨著銅礦開采量以及鑄幣量的大幅度提升,大明國內民眾所擔負的賦稅就具備了下調的條件和動機。

源頭活水滾滾而來,那還需要盤剝本國百姓嗎?

再說這個過程也沒有剝削和壓迫他國民眾啊。

南亞諸國把那些他們根本不稀罕地商品賣給大明商人,便可以得到他們最喜歡的銅錢,之後他們再用這些黃橙橙的寶貝,去購買柔滑地綢緞、精美地瓷器、華美的大明服飾,這是一個多麽完美的流程啊。

一不小心,大明便成為世界財富匯聚地,有了這流水般地外財,朝廷自當用以反哺本國百姓。

不過,僅僅用銅錢還是不夠地,銅錢本身地價值太過低廉。

大宗商品交易,總不能趕著牛車拉著一車子銅錢吧,那樣會給交易雙方帶來極大的不便。

鑄造銀幣和金幣已經擺上了議事日程。

朱由檢相信,有大明強大的國家信用背書,金銀幣也會迅速占據東南亞各國市場。

用別人的金銀鑄造錢幣,然後采購別國民眾的勞動果實,這樣的大明會長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