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明志(第4/5頁)

施清如活了兩輩子,終於在今日,找到了自己的志向,不是像前世那樣雖然讀了書學了醫,卻從沒想過自己的未來會是什麽樣,又想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人,只是一門心思的學著。

這輩子也是一樣,她雖然一直在跟師父學習充實自己,也知道學無止境,只要她願意學,甚至可以學一輩子。

但也沒想過學成了以後要做什麽,又要怎樣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價值,不負自己的多年所學,——好在現在她終於明白了,她要在為督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的同時,也憑一己之力,將女子學醫治病推廣開來,為大周的百姓都接受,讓全天下的女人,甚至是後來人都受益無窮!

這個世道,女人都活得太艱難了,相夫教子,孝順公婆,逆來順受……饒是如此,還是有很多不能善終的,譬如她娘;

自然,死於病痛的就更多了,別說尋常病痛了,便是猶如闖鬼門關的生孩子,在生死危急關頭,又有幾家是願意舍大保小的?等僥幸生下孩子後,產婦也幾乎休想得到應有的治療與滋養,真個是生死全憑自己熬,縱熬過了,亦要落下一身的病痛。

所謂丈夫與家人還要振振有詞,不是他們舍不得花銀子,而是那樣私密的病痛,那樣私密的地方,怎麽好讓大夫瞧的?那也太不知廉恥不守婦道了,他們家可容不下這樣的媳婦,便是那些女子的娘家,怕也要反過來指責她們。

可有了女大夫,有了女子醫館,並且女大夫的人數不止在全京城,就是在全大周都多了起來後就不一樣了,那些固執的、保守的,把女子名節看得比性命還要重要的男人,那些舍不得銀子的男人,自然也就無話可說了。

便是女病人本身因為有了病愈活命,又不會被人詬病說嘴的希望,定也會激起求生的本能來,把銀子的問題先放一邊兒,竭盡全力為自己爭取,畢竟有了人才有銀子,沒了人可就什麽都沒了,——那幾十年後,不是也許,而是肯定一切都會不一樣了!

常太醫沒想到小徒弟竟有這番志向。

他還以為,她只是今日差點兒受了鄧玉嬌之辱,才會忽然有了如此強烈的上進之心,也不是說就一定不好,可開弓沒有回頭箭,等她將來再來後悔今日不該一腳踏進皇宮這個全天下最大的是非圈來,已經遲了!

倒不想她竟胸懷如此大志,她想上進,也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全天下的女人。

不由大是震動,甚至還生出了幾分佩服來,當真是有志不在年高啊,可也正是因為年紀小,她才能仍保持著自己的一顆赤子之心,和一腔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往直前吧?!

常太醫正色鄭重道:“清如,你有這個志向,師父很高興,也很欣慰。可你要想清楚了,這條路不好走,你也並不是沒有別的路可以走,走了別的路,你雖然可能會默默無聞,卻一輩子都可以平安富足,喜樂康泰,人活一輩子,求的不就是這個嗎?但這條路卻道阻且長,過程中不知道要遇上多少荊棘與難關,且到頭來,你碰得頭破血流後,也未必就能成功,更大的可能是一敗塗地,甚至連命都一塊兒賠上,你確定還要走這條路嗎?”

施清如也斂了笑,鄭重道:“是的,師父,‘雖千萬人吾往矣’,我確定還是想走這條路,哪怕會荊棘滿布,最後還未必能成功,反而連命都會賠上,我也絕不後悔!”

若還是跟前世一樣,至死都渾渾噩噩,找不到自己的存在價值,也不能為任何人帶來幸福和快樂,那她多出來的這一世又有什麽意義!

常太醫不說話了,只是定定的看著施清如。

見她眼神清澈明亮,迎上自己的目光也是不躲不閃,反而滿是堅定,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了。

他年輕時也曾這樣堅定過,可後來現實卻一次次的告訴他,他再堅定都沒有用,他的醫術也只治得了可怕的病痛,卻治不了更可怕的人心,他後來甚至被逼得墜落懸崖,若不是湊巧被韓征遇上並救下,這世上早沒他這個人了。

然這話對著小徒弟,他卻無論如何說不出口。

就算將來她會後悔,至少她為自己的志向和理想努力過了,她只會有後悔,卻不會有遺憾,但若她連努都沒努力過,始終只停留於紙上談兵,將來她就不只是後悔與遺憾,更會懊惱自己當初為什麽不堅定一點,不勇敢一點了!

常太醫沉聲道:“清如,你既已想好了,那師父自然要幫你,師父又何嘗不想這世上更多的病人,無論男女老幼,都病有所醫,不至因為一點微不足道的小病小痛,就白白送了性命呢?只是太醫院到底沒有過女太醫的先例,我得好生與江院判商量分說一番,征得江院判的同意後,才能往上申報,當然,有韓征在,讓上頭同意的希望很大,可你首先得通過明年年初的考核,證明你有真才實學,擔得起如此重任才是,不然不但太醫院要被牽連,便是韓征,也休想獨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