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2頁)

明珠坐直了身子,不施粉黛的清水臉兒清澈得要滴出水來,她隨口問:“嚴大人是何時走的,我竟一點都不知道。”

這話讓嚴恪犯了難,他總不能告訴她,其實嚴大人一直坐在這屋裏頭,直到覺得她快醒了才走吧。嚴恪總覺得幹爹奇怪得很,若是真想對明珠姑娘上心,就該讓她瞧見,如今反倒自己躲出去了。

“走了好一會了,姑娘和我走吧。”明珠點著頭,跟著嚴恪從司禮監走了出去。

在司禮監二樓的窗邊,嚴鶴臣靜靜地看著明珠的背影,而後扶著扶手一步一步走下了樓梯,推開西配殿的門,一室溫暖的燈光潑灑在他身上,這西配殿好像比往日裏還要更冷上幾分似的。

今日是一月末,後天就是二月二龍擡頭的日子,皇上勵精圖治,希望成為一代聖賢之君,在這樣的日子裏,也少不得一番慶典。

明珠的日子清閑,只是嚴鶴臣卻像是良心發現一般,準許她沒事兒的時候到司禮監來。她身份微妙,最好和後宮的人少些個牽扯,嚴鶴臣覺得讓她在他眼前晃,至少能盯著些,也算是好事。

明珠就抱著書過來,嚴鶴臣批折子,她就躲在旁邊看閑書,有時候看得入了迷,嚴鶴臣接連喊上她兩句她才回過神來。

嚴鶴臣面露不虞,沉著臉說:“後天就是二月二,皇上和皇後要親自籌備春耕,我只怕要隨駕,短則三日,長則五日,我都不在宮裏,司禮監有嚴恪,你有事可以去找他。明日我在乾清宮上夜,你便不要來了,也不要四處亂跑,記得了嗎?”

春耕也是聖祖爺定下的規矩,每逢二月二,帝後親耕,大有鼓勵農民勤勞耕作的意思,乾朝重農抑商之策由來已久,這些習俗慣例,也不是一日兩日就改的。

明珠向來是個聽話的丫頭,嚴鶴臣對她也沒什麽不放心,只是如今卻不曉得怎麽了,直覺得他不在宮裏頭,很多事惴惴不安,讓她放心不下似的。

次日一早,這是二月的頭一天,各宮都忙得很,明珠已經像以往似的看書,她今日看的是《山海經》。她有個毛病,看書看得興起時,兩耳不聞窗外事,只怕在她腳邊扔個炮仗都聽不見。

左不過明日,聖駕便會離開紫禁城,如今周圍都是來來往往,腳步匆匆的宮女太監,明珠悠哉悠哉地翻了一頁書,心情莫名的愜意起來。

宇文夔下了朝會,走到乾清宮的東配殿裏頭更衣,把上朝時的朱紘,玉帶都卸了,而後穿上燕居時才會上身的玄端。到底是一國之君,就算沒了朝服的襯托,就這般一件玄端,都能隱約窺見他卓爾不群的氣度來。

進入的折子不多,看了看尚早的天色,隨便吩咐了身邊的小黃門:“有許多日不曾去四庫館了,今日過去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