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貞觀之治之風雨飄搖(1)

麗正殿中,氣氛一時僵住,昏黃燭火搖映,三人臉上皆是異樣的神情,終還是李世民最先打破沉悶,微笑道:“無憂,想無忌定是有何要事才會疏忽,你看他急的,再說,莫說無忌乃當朝國舅,便說我與無忌這自小交情,他即便攜劍面君,難道……還會害我不成?”

說著,望無忌一眼:“你啊,也真是的,什麽事這般匆匆忙忙的?”

無忌穩定住心神,卻不禁探看向妹妹,妹妹臉色微微發白,可不似李世民的輕松……

李世民見他不語,亦隨著望向無憂,輕摟住她的肩,安慰道:“好了無憂,這夜深人靜的,能有誰看到?”

無憂望他二人一眼,秀眉間憂心疑慮未消,卻低下了墨色的睫:“好了!你們談吧,我去整理床榻!”

無憂默默轉身,背影款款若雲燕輕盈飄逸,隱入紅梅傲雪鏤花紋屏風之後……

李世民回頭再望無忌,亦嘆口氣,疲憊地坐下了身子:“你看你,下次要小心了,什麽事情,竟惹得你這樣著急?”

無忌這才道:“陛下,臣聽說,您……您決意攻打突厥(23),可有此事?”

原來是這件事情,突厥因遇連年災雪,牲畜減半,百姓饑寒交迫。姬陵死後,頡利可汗更重用極盡挑撥離間於能事的漢人趙德言,趙德言大量改變風俗舊習,使得人心浮動不安,正因為此,李世民認為乃出兵大好時機,今日議事,無忌因病未上朝去,卻不想夜晚竟為此事抱病而來……

李世民不由得微微一笑,道:“是啊,頡利昏庸腐敗,必然面臨危亡,此時出兵……雖違背盟約,卻是機不可失阿!”

無忌低下眉,搖頭道:“陛下,臣以為不可!”

“不可?”

李世民收斂住笑,驚疑地望著多年了解的兄弟……

無忌肯定地點點頭,繼續道:“突厥此時並未侵我邊塞,而我方背信棄義不說,還勢必勞民傷財,這……可非正義之師所為啊,又與渭水一戰,趁人之危者……有何不同?還望陛下三思!”

李世民略略一怔,他沒想到無忌竟會這般反對,凝眉思索半晌,確是不無道理,如今,大唐天下初定,雖說時機大好,也確不宜過早再起硝煙戰火……

想明所以,李世民不禁頻頻點頭,贊許地望向無忌:“哼!好啊無忌,如今也學那魏征,指摘起朕來了!”

說著,便朗聲一笑……

他顯是采納了,可無忌卻沒感到半點輕松,偏低下頭,忽又瞥見身邊鐵黑的佩劍,心裏重起波濤萬頃,他知道,在長孫順德一事剛剛才過的風口浪尖之時,自己一個疏忽,便有可能是巨浪擊石,憑起無端風暴……

他更加明白,無憂的擔心,絕非過分多余,想著,不禁一嘆,怕是到時,最為為難的便是眼前多年的君王摯友……

無憂坐在錦邊軟被之上,凝神默默憂愁,朝廷後宮之爭,無論哪朝哪代,政治如何清明,盡皆無從避免,雖說此時夜深人靜,可宮女內侍、殿前守衛,亦人人皆可是耳目……

況且此時,正是敏感之際,新君剛剛即位不久,朝廷幾派並立,更有武德老臣倚老賣老,隨時警視著李世民的一舉一動……

無憂心中煩惱,她實不願使自家外戚成為他人詬病李世民的話柄,更何況,這更是保全長孫一族的長久之計啊!如若榮寵過甚,遭人心恨在所難免,無過亦當有過視之,此長久以往,若失了自己或者李世民的庇佑,到時……長孫家又當如何是好呢……

無憂心底幽幽一嘆,抖動的眼,莫名落向屏風之處,點點昏黃的光,透過精雕鏤紋縫隙處,打在臉上,離離幽弱的冷……

一切果如無憂所料,此事是瞞不住的,次日朝堂,以裴寂為首的一幹武德老臣便向年輕君王連番發難,令李世民心煩氣躁,應接不暇……

裴寂眼眉略略抽動,看望向一旁默不言語的長孫無忌,得意之色溢於言表……

長孫無忌亦是向來淩厲,此時卻礙於當事之人,不能出言為李世民解圍,心中有頗多歉疚,因為自己,李世民耳根可要受罪了……

武將一邊倒是還好,並不屑於參與其中爭論,可看著曾同生死、共患難的大唐秦王,如今的一國之君,受一班老臣如此怨氣而發怒不得,心中皆難免暗暗不快……

文人當中,亦有天策府一僚,但,當今朝堂之上,武德老臣一幹勢力仍根深蒂固,非一朝一夕能夠收復,這其中,最為嚴重的便是他們之後乃有太上皇支撐,與李世民暗暗較勁,李世民有時亦無可奈何……

也有一些人,既非武德老臣,也非天策府僚,此時若有誰說出句話,怕是重量千斤,且在此之時,察言觀色間,帝王臉色已罩滿嚴霜……

封德彝便是這樣的人,他原是支持太子建成,可又將位置放得模糊,不公開反對李世民,此時見狀,若令李世民判長孫無忌死罪,依法殺之,定是不可,卻又苦於無理駁斥一幹老臣咄咄之言,而始終默不作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