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喜再婚二爺面聖(第4/6頁)

他曾不止一次地想,這人幸好只愛錢。他雖覺得他入朝為官對自己大有助益,但其實他也會擔心,他若為官,最後是敵是友?

所以,幸好他只愛錢。他是個商人,而自己是個皇帝,這樣的關系正好。他是站在自己這邊的,皇帝覺得很滿意。

龍二微笑,越是位高權重的人越是多疑,他對這點從來都深信不疑。他知道不管這人是誰,與你交情多好,都改不了這個事實。

皇上也好,丁盛也好,雲青賢也好,甚至史澤春也罷,所有的人,都一樣。

交情也許是真的,但利益很重要,距離也很重要。

龍二與皇上下了一個時辰的棋,這才打道回府。

出宮的時候正飄著小雪,龍二鉆進軟轎裏,想著他家那怕冷的媳婦兒這會兒在做什麽。轎子路過朗音閣,龍二從轎簾往外看了一眼,想到那八萬八千兩金,心裏又是“哼”了一聲。剛“哼”完,便看到雲青賢和丁妍香夫妻二人從一家香店走出來。

丁妍香正沖著雲青賢微笑,一臉溫柔,也不知在說些什麽。而雲青賢為她撐著傘,表情也是溫柔,耐心在聽。

龍二看著這二人,心裏忽然想,一個男人,究竟是怎麽做到心裏愛慕著另一個女人,卻還能對著自己妻子露出這樣的神情呢?

如果換了他,娶不到沐兒,娶了別人,他也能這樣嗎?

龍二認真想了想從前與別的姑娘敘話的情景,他覺得也許他做不到。可話說回來,娶不到沐兒,他娶別的姑娘作甚?她們都是無趣的,他天天會被憋悶死吧。

丁妍香和雲青賢與龍二的轎子擦身而過,龍二看到丁妍香正開心地笑,他忽然想到那日見到丁妍珊,她臉上沒有開懷的神情,只有倔強。

其實周家公子倒也不錯,文質彬彬,知書達理,為人也算正派。他要不要做做好人,給那丁妍珊牽牽線?龍二想著這個,決定回去與沐兒自贊一番,要問問她家相公不但聰明,還很善良,而且風度翩翩儀表堂堂,她歡不歡喜。

待龍二回到府裏,還沒找居沐兒誇贊自己的優點,就見到了李柯。

李柯向龍二報了一路所得的消息:“卓以書是歸山縣梅林村人,嫁給了當地一個獵戶。她父親早亡,只與母親相依為命,嫁人後也一直帶著母親過。後來獵戶身亡,她們在村子裏被人指指點點,過得很不好。之後村裏發大水,她們就離開了。一路也沒什麽太特別的,就是做些活汁,或是幫傭幫仆的,賺點生計錢。之後是隨著一對做燒餅的夫婦到了京城做小買賣,後來燒餅攤沒撐下去,那對夫婦去了別處找活兒,而卓以書的母親重病,便沒有走。”

“那她之前的日子是幹凈的,沒牽扯什麽特別的人與事?”

“確是沒有她與江湖人往來的跡象。那些個,怕是她入了青樓才開始的。”李柯喘了口氣,接著說,“屬下還查到一樁事。”

“說。”

“史澤春史尚書與那卓以書是同鄉,他也是梅林村人,原名叫李東旺。”

“什麽?”龍二大吃一驚,“他不是東陽城一個沒落大戶家的公子嗎?”

“屬下也是萬沒想到。只是在追查這村裏還曾出去過什麽人時,村裏的老人提到一位叫李東旺的,說是甚有才情,不但做得好文章,還彈得一手好琴。後赴京考功名,再沒有回來。”

“這又如何證明是史澤春?”

“那老人說,李東旺的肩頭,有個麒麟狀的胎記,那時村裏人都說,這娃娃定是棟梁之才。屬下之前認真翻閱過史尚書一案的卷宗,他的驗屍記錄當中,正寫了他的肩頭有麒麟狀胎記。”

龍二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居然是同鄉?”居沐兒對這消息也很意外。

“不過史澤春與卓以書在此之前並無交集。按日子推算,那李東旺離開梅林村之時,卓以書才兩歲。而且據村裏的老人言,李東旺心高氣傲,少與村裏人往來,與卓家更是半句話沒有。他喜歡去縣裏的一座小廟借住,讀書彈琴。他是村裏有名的怪人,所以那些個老人家才把他記得這般清楚。”

“縣裏?歸山縣?”

“對。那是雲青賢的故鄉,他這來歷倒是人人知道。”

居沐兒聽得龍二如此說,長舒了一口氣:“原來如此。”

龍二一笑,她與他的反應一模一樣。他道:“按日子推算,李東旺離開梅林村時,雲青賢還沒有出生。”

“那雲大人的爹娘呢?”

“李柯查了,卻沒人記得有姓雲的人家。二十多年了,那地方畢竟是縣城,不若梅林村那般家家戶戶都知根知底的。”

“相公,要不,你讓我去一趟吧。”

“你說什麽?”龍二毫不客氣地敲她的腦袋。

“李護衛他們能問的是故人往事,二十多年過去,確是物是人非了。可不論史尚書也好,雲大人也罷,他們都是懂琴愛琴之人,所以,在那小小村落和近旁的縣城之中,必有琴音相系。我聽過雲大人彈琴,也知道師先生臨終琴曲,若我能到那歸山縣,與當地琴師聊聊,切磋琴技,也許能探出些李護衛探不出的消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