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第3/5頁)

於是各路人馬按來時的排場,浩浩蕩蕩地回宮。

晉國妃嬪馬球隊大勝北燕皇女隊,消息隨風一般飛出了皇城,飛遍街頭巷尾。幾乎整個長安城的人,都在為這場出乎意料的勝利而振奮不已。

國之祥瑞的德妃娘娘神勇無比,兩招便將北燕的戰神打下馬……據說還力能舉馬、砸斷對方的腿……更有民眾添油加醋,說北燕睿王爺已經被德妃打成了廢人,此生都不能再騎馬打仗。這叫許多圍觀過使節團入京的芳齡女子,一邊惋惜那個俊逸的王爺成了廢人,一邊傾慕贊嘆德妃的神勇。

又過了不久,民間便莫名其妙有了德妃娘娘能賜福戰事,保佑軍士平安的傳言。

---

晚霞將泯,金烏西沉。

直入蒼穹的皇宮,青瓦雕甍在暗色下格外沉肅。

坤儀殿內,坐守中宮的曹皇後,早已得知了晉國女子大勝的消息。

報喜訊的小黃門也是喜不自勝,將那兩場比試,其中驚險起伏跌宕,說得抑揚頓挫,竟是沒有留心曹皇後愈來愈白的臉色。

曹皇後身邊的大宮女抱翠見狀,趕緊揮退那沒眼色的宮人。

“娘娘……”

屋內都是心腹,曹皇後嘆了口氣,滾燙茶杯捧在手裏,竟恍然無覺。

“這白昭容,也是不濟事,怕是對本宮起了二心了。”

萬未想到,最後一刻的關鍵一球,竟是白昭容擊入。看來她這皇後的吩咐,已經對白昭容形成不了什麽威懾了。

“娘娘,贏了也是好事,為國為家,亦是為娘娘您增光添彩啊。”抱翠溫言相勸,“今夜禦宴,娘娘也好好賞賜下那些妃嬪。”

她含蓄地提醒著主人,萬不可失了儀態。

曹皇後怔忪的目光往殿外看去,今夜垂拱殿要舉行禦宴。按禮制,她作為一國之母,帝王正妻,是唯一有資格參加國宴的女子。

然而今夜禦宴,禦前已經賜下了恩旨,讓贏得比賽的妃嬪們,與北燕皇室女眷一並參與。

歷朝歷代,千百載以來,從未有此先例——妾室之流竟能拋頭露面,入兩國之宴!

皇貴妃,聖德妃……曹皇後依稀已經看到,這兩位昔日勁敵再升半個位份,家族卯盡全力,就能把自己從鳳座上掀下去。

尤其此刻,朝堂上某些人,死死盯著她祖父曹丞相的錯處。一旦祖父失勢,太後也不再庇護她了……

曹皇後克制自己不去多想,那是連想一想,都會被吞噬的萬仞深淵。她的眼神從迷茫中恢復了堅定,有些事情,有些對手,必須盡快鏟除。

***

華燈初上,廣寒高升。

垂拱殿外,絲竹管弦不絕於耳,聲籟遼遠直入蒼穹。

北燕使節團既出使長安,便帶來了北燕的雜戲藝人,以作兩國交流之好。晉國焉能居於人後,教坊司也安排了符合北人口味的角抵戲,以及梨園弟子的燕樂大曲,令北燕賓客目不暇接。

殿中高階,皇帝蕭懷瑾正居上首,左側為太後,右側為皇後。左下側兩排為北燕皇室,右下側兩排依次為妃嬪,再之下大殿正分兩側,則分別為兩國臣子。

輸了比試,北燕使臣先時的囂張氣焰都收了,如同慫了的鳥埋著腦袋。北燕公主及一眾宗女將女們,也一改先時的倨傲神色。兩國宴上共飲,難得相交和樂。

北燕公主的目光,時不時便飄向謝令鳶——這個贏了她皇兄睿王爺的德妃,她想知道一個深宅女子,何以強至如此?

睿王爺則面容平靜無虞,誰也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什麽。

然而謝令鳶並沒有接受到公主和睿王爺等人的復雜目光。

因為她對著面前的佳肴,右手顫抖著,筷子掉了三次……下午對戰睿王爺時,那把刀用盡了她的洪荒之力……

她左手邊是何貴妃,右手邊是鄭麗妃,其下依次是錢昭儀、白昭容、武修儀,五名婕妤坐於後排。

這位置並不十分醒目,何貴妃余光一瞥,見德妃案幾上的菜肴一筷未動,轉念一想,就猜到了她大概是手酸得拿不住筷子,卻礙於北燕人在場強行端著面子。

……何貴妃太理解這種強行端著的感受了。

見德妃眼巴巴的模樣實在是太可憐,何貴妃覺得她比自己等著喂食的鸚鵡還淒慘。念及今日贏了比賽,貴妃也心情好,便不動聲色夾起一筷子菜,趁著眾人都在看大堂上的皮影戲時,倏地送到德妃面前,面上依然不動聲色,看著大殿上的皮影戲。

謝令鳶正餓著,見一雙筷子夾著菜橫空而來,袖中清香與菜肴香氣撲鼻,她心領神會,張口含下去,感動不已地看一眼何貴妃,眼神濕漉漉像只小狗一樣。

麗妃一旁見狀,怎能白叫貴妃討這個好,哼了一聲,也端了一杯水,送到德妃嘴邊。

武修儀便夾了一筷子米飯,塞入德妃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