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第3/4頁)

待入夜後,宮中內外值守開始輪班。白日經過延暉殿的小黃門對接班的人說了幾句話,聊了聊這日漸嚴寒的天氣,便回房去了。與他聊天的小黃門,安靜地值守了一夜。翌日午時,雜役出宮送恭桶,他交了差事,也回了屋裏。

-----

宮中再怎麽欲瞞事,各家在宮內總有眼線,知道宮裏似乎鬧起了巫蠱案,尚未鬧大。

而五日後,出自後宮的消息,也傳到了長安某個坊間的院落。

“影?後?”陳留王世子蕭雅治坐在涼廊上,細細咂這兩個字,只覺內中暗藏玄機無數。

地四跪在地上匯報道:“沒錯,玄七聽力非常,他覺得這事十分要緊,可能隱藏著朝臣都不知曉的內情,便吩咐玄六特意傳出消息。”

蕭雅治擰眉深思,那雙溫柔的桃花眼,已經滿是深邃。

內線傳出的消息,宮中情況,遠比他想的復雜,不但有主政的太後,掌管中宮的皇後,甚至還有影子皇後?這是誰的布局?

莫非,影後,才是幕後真正的操控者……但既然有影後,會否有影帝呢?

難怪德妃死而復生後,聖眷日漸隆寵,不但太後皇帝寵信,還能參與北燕的馬球戰,甚至民間也編排了許多德妃的傳說。

先時,他以為這是太後和蕭懷瑾的計謀,為了贏得民心,擡舉朝廷在民眾中的聲望。如今看來,未必不是影後的運籌。

林影後被軟禁,威脅不大;看來要吩咐白婉儀,牢牢盯緊了謝令鳶。舉兵之事已經是箭在弦上,益州等地只差一聲令下,臨到關頭,可不能出什麽岔子。

*****

如今距離馬球賽,已經過去了二十日有余。晉國與北魏商議的互市條款,也已經塵埃落定。北燕自然是不能將攝政王的親弟留在長安的,晉國對睿王爺也無甚興趣,兩國默認以互市細款,換回這樁讓北燕丟人的賭注。

睿王爺別提有多胸悶了。

攝政王派出百人使節團的任務時,是有圖謀九星的打算的。可惜這任務,他未能完成。這在他翻雲覆雨的二十幾載人生中,尚數首次。

不僅未能完成,更胸悶的是,他們反而吃了痛。他身為使節團的領隊,談判過程都是釘在場上,將所有細則一條條過目、爭論,所以……等同於他親自簽了個贖身協議。

這些時日,他腦海中常常浮現出一幕畫面,德妃在馬球場上,揮舞著青龍偃月刀。這畫面揮之不去,每每憶起,心中就無盡惆悵,湧上五味雜陳。

其實臨近要離開長安了,他是很想再見見德妃的,可惜這種要求無疑十分逾越,晉國不會同意,北燕也何必討這份無趣。

偏生他的異母妹妹,北燕公主並不知曉他與攝政王的籌謀,只當這是兩國之間軍禮的較量,遂對驍勇善戰的德妃,產生了無限崇拜之情——

能兩招迫得北燕戰神下馬,還能招呼人心渙散的後宮打比賽,謝德妃,好生厲害!

北燕使節來時傲然昂首,走出長安的路上,則安靜了。睿王爺騎著馬走在前方,眼前是長安官道兩旁的草木叢林翩然退去,耳中是公主和宗女、將女們嘰嘰喳喳。

聽她們說著德妃何等強勢,貴妃球藝精絕,麗妃馬背舞震撼人心,錢昭儀馬語令人措手不及……睿王爺更胸悶了。

至於赫連家的那個將女,在球場上曾與晉國婕妤們毆打起來,隨使節團出了長安後,她一路都是偏沉默的。直到公主她們議論起了婕妤們的戰力,她才擡起頭,插了一句話。

“殿下,我想送個禮物給尹婕妤,當賠禮了,但……”她猶豫了一下,也知道送禮物一事太難。

雙方相隔的,不止是千裏國土,更是敵國將門的出身差異。送份禮物,怎麽送?

送入後宮,會被盤查,送不進去;若送去尹家,落在有心人眼裏,無論是赫連家還是尹家,都洗脫不了通敵叛國的罪名。

公主也聽出了她的猶豫困頓。赫連當初在球場上口出狂言,委實不太地道的。眾女面面相覷,最聰明的小容郡主單手握拳,在掌心中一拍:“我知道了!”

“就以我們北燕女子馬球隊的名義,多送幾件禮物,把你想送的一並放進去。光明正大送去她們後宮,那些外臣自然說不得什麽。否則,晉國豈不是膽小之徒,連我北燕送的禮,都不敢收!”

她的提議避開了“私通敵國”的隱憂,赫連家的姑娘們也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

睿王爺騎著馬,走在前面,留了一耳朵聽著。聽她們說要以北燕女子馬球團隊的名義,送禮物給晉國後宮……他覺得心裏更苦了。

*****

關於北燕與晉國在五原郡開的互市條款,何容琛醒來後,也吩咐人遞來,過目了一番。

她其實並不願談起互市。

蕭懷瑾同意互市時,她十分憤怒。而今想來,大概是對幾年前,同西魏互市失敗的遷怒吧。因那次失敗,她在人間的最後一縷支撐也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