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冊 第二十四章 華亭鶴唳(第3/4頁)

我寧定片刻,坦然道:“臣女鬥膽猜測,慎妃娘娘是因惠仙之死,一時悲痛愧悔,才想不開。”

皇後睨我一眼,冷冷一笑。我視若無睹,緩緩添了茶水。皇後端起茶盞,忽又問道:“你的雙親如今已經脫籍,現下以何為生?”

我恭敬道:“臣女的雙親,現下依舊為熙平長公主殿下效力。”

皇後道:“以你的聰明才學,想來尊親必定不凡。既已脫籍,何不去科考?好好謀劃一個前程?為何甘心為奴為婢?”

皇後這話,明是問父親,實際卻是指著熙平長公主。我笑道:“臣女的父親只是略通文墨,識得幾個字罷了。正因如此,啟蒙之後,父親便請了夫子教授臣女,後來才能做柔桑縣主的侍讀。父親最精通算術,做個管家正好,若去科考,還遠遠不夠。”

皇後道:“你家中還有兄弟麽?”

我答道:“臣女有一個弟弟,小臣女三歲。”

皇後沉吟道:“三歲,如今十三四歲,正是讀書的年紀。”

我笑道:“臣女的兄弟的確在讀書,臣女一家都盼望他能早日成才。”

皇後微笑道:“他叫什麽名字?”

我答道:“臣女的弟弟名叫朱雲。”

“雲?”皇後掩口一笑,意味深長道,“你名機,他叫雲,是仿著陸機陸雲兄弟起的名字麽?”

我一怔:“娘娘說笑。臣女姐弟怎能與陸氏兄弟相較?”

皇後笑道:“陸機被人譖殺,臨死之前,說什麽來著?”

西庭梨花,其可浣囊乎?這話已在我心中過了千萬次。此刻再以陸機陸雲之事譏諷與敲打只會顯得遲鈍和可笑。我一哂,淡然道:“華亭鶴唳,豈可復聞也。”

與皇後閑談幾句,便遇見穎嬪來回事,於是我趁機告退。皇後笑道:“她一來,你便走,多無趣。”我只得又坐了下來。穎嬪端端正正行了一禮,笑道:“巧了,姐姐也在。”

穎嬪穿一件牙白色大毛鬥篷,捧著一只鏤蓋紫銅小手爐。皇後親切地拉過她的手,輕輕一握,笑道:“手倒不冷。陛下要南下,又趕上慎妃之事,聽說你忙得很,還著了風寒。如今可好了麽?”

穎嬪道:“臣妾不過是小恙,飲了兩劑藥也就好了。謝娘娘關懷。”

皇後道:“既然身子不好,就不用總來本宮這裏回事。凡事你自己想著辦,拿不準的,還有內阜院。閑了要善自保養才是。”

穎嬪道:“娘娘才是後宮之主,臣妾不敢擅專。只因昱嬪姐姐有孕,周身不適,且心情郁郁。今日遣了姑姑告訴臣妾,想接母親和妹妹入宮住些日子。此事沒有先例,還請娘娘示下。”

皇後嘆道:“難為她了,剛剛懷孕,陛下就出宮去了。心情郁郁,對孩子也不好,便準她母妹入宮陪伴她些日子。”

穎嬪遲疑道:“這……臣妾以為不妥。鹹平十年,娘娘生育華陽公主時,險被行刺。如此兇險,也沒有請太夫人入宮陪伴。昱嬪姐姐不過在嬪位,待遇怎能越過娘娘?”

皇後笑道:“昱嬪還不到十七歲,又是頭一胎,何必用宮規拘束她,叫她不痛快?”

穎嬪欠身道:“娘娘仁慈。還有一事,張氏病死了。”

皇後愕然道:“張氏?”

穎嬪道:“便是前幾個月被貶出宮的張女禦。”

皇後恍然道:“原來是她。”

穎嬪道:“張氏被廢出宮,如今病死。如何處置,也沒有先例。請娘娘示下。”

皇後的笑意酸澀和無奈:“年紀輕輕的,也甚是可憐。既然被廢,也就不能追封。賜裝裹棺木,賞兩倍的銀子,她素日的穿戴賞賜,都交給她父母帶出宮吧。”

穎嬪道:“娘娘待下仁厚,臣妾先代張氏的父母謝過娘娘恩典。”

皇後微笑道:“不必謝。即使本宮不說,易珠也會善待張氏的。”

穎嬪笑道:“臣妾只知照規矩辦事,這賞賜恩典的事情,臣妾可辦不來。”眾人都笑了。只聽穎嬪又道:“今天大將軍府的人進宮來討天池人參。可是禦藥院說,因與北燕打仗,天池人參這兩年都沒有貢上來,宮裏也所剩不多,若給了大將軍府,恐怕宮裏要用時便短了。”

皇後輕輕一頓茶盅:“大將軍舊病復發,既然要人參,便給他吧。”

穎嬪道:“這恐怕不妥。娘娘的身子也需要人參進補。”

皇後冷笑道:“大將軍府要多少,便給多少,不必來回本宮。沒有天池人參,宮裏還可以用別的。告訴院判,叫他派個得力的太醫去給大將軍瞧瞧,再開一服好藥方,務必要將他的舊傷醫好。”

穎嬪愕然,不禁看了我一眼。我只是端著茶盞,閑閑無語。穎嬪只得道:“是。臣妾回宮就辦。還有一事,少府在城中發了紙鈔,如今已經將白雲庵修繕擴建完畢,升平長公主殿下也已遷入新舍。娘娘可要出宮去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