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冊 第二十五章 入幕蕭郎(第3/6頁)

“那通風報信的家人是個聰明人,主人糊塗,他可不糊塗。當下抱住小公爺的腿,跪下道:‘老爺現背著嫌疑,禦史台與大理寺兩處追拿,如何好往信王府去?如此不但令信王為難,更是告訴官衙,信王與老爺是一夥兒的!若信王為了自證清白,反將老爺交給了府衙公審,那該如何是好!?老爺三思!’

“小公爺聽了,又煩悶又惱恨,一攤手道:‘依你說該如何是好?’

“那家人便道:‘常言道,切肉不離皮,打斷骨頭連著筋。咱們家的二小姐是最有主意的人,是老爺一母同胞的親姐姐,老爺當去投奔她才是,二小姐一定能為老爺想個法子。’

“小公爺一拍大腿道:‘可是二姐前兩日才去了青州,我親自送她上的船。這會兒想必還在河上,卻到哪裏去找她?’

“那家人也慌了手腳,想了好一會兒才道:‘那就回去軍中,營裏都是老爺的下屬校尉,各個一身本事,總不會眼睜睜看著老爺被抓走吧。’

“小公爺撓頭想了半日,道:‘回了營中,能躲一時,卻躲不了一世,為今之計,還是盡快尋二姐商議為上。’當下將兩人所有的錢財都搜羅起來,也不回營招呼,牽了一匹馬便上路了。豈知出營數裏,便中了衙差的埋伏,十來根長槍叉定了,駕回了大理寺。當下由大理寺卿董大人與禦史台中丞施大人一道公審,大理寺衙門現在是裏三層外三層圍了烏泱烏泱的人。”見人群騷動,又道,“現下去大理寺已經來不及啦。眾位看官在這裏聽小老兒說道,便如同站在大理寺公堂門口聽兩府老爺公審一般。”

人群議論更盛。少女朗朗問道:“兩府的老爺憑借鞋襪和彈子便能定了小公爺的罪麽?”

李萬通將放得溫涼的茶水一飲而盡,哈哈一笑道:“莫急,聽我慢慢道來。兩位大人先是取了衣裳和靴子出來,問小公爺道:‘這套穿戴是從公爺的書房中找出來的,照身量看,必是公爺的無疑。’

“小公爺看也不看,只擰著脖頸冷笑,說道:‘這些衣裳靴子和彈子即便是我的,那又如何?’

“兩位大人道:‘公爺既承認衣裳和靴子俱屬本人,那便好說。公爺再瞧瞧這個。’說罷命人取出一張紙,上面拓下一對‘杏’字。又問,‘公爺可認得此物?’

“小公爺不耐煩道:‘兩個“杏”字,那又怎樣?’

“兩位大人命兩個差役將靴子後面繡著的‘杏’字指給小公爺看,又用拓下的紙片覆在靴子上,果然嚴絲合縫。小公爺當即面色大變,竟是不知道靴子後面用黑馬鬃線繡著一對‘杏’字。

“兩位大人又道,‘本官已派人拿了長銃和彈子去畋園驗看過,以當時邵奭所站的方位,彈子根本打不到先帝所立之處。本官已經在山石下發現了你所掘的深坑,這一對“杏”字,便是在坑中拓下的。朱公爺,對此你可還有話要說?’

“小公爺沒想到掘坑伏擊這樣隱秘的事情也被人知曉了,當即不知所措起來,只得閉口不言。兩位大人道:‘你若不服,親眼去瞧一瞧也好。’

“小公爺愣了半晌,這才道:‘我不知道你們說的深坑是什麽。你們休想栽贓於我。’

“兩位大人不慌不忙道:‘既如此,公爺還是去看一看的好。’當下鎖了公爺,一陣急驅進了畋園,來到昔日刺駕之處,將深坑指給小公爺看,又指著坑底的一對‘杏’字,道,‘公爺可認得麽?’

“小公爺大驚失色,瞪眼瞧了一會兒,忽然面色青白,汗如雨下,雙唇顫抖,牙齒打戰,蹲身抱頭自語道,‘我明明填上了……’又指著二位大人的鼻子道:‘你二人膽敢栽贓!’

“二位大人道:‘不敢。實是物證在此,不由公爺不認。本官還知道,你與皇太後通奸已有半年,為怕奸情為先帝所知,所以弑君,是也不是?’小公爺早已無話可說,只是一味否認,又說與皇太後並無奸情。眾人瞧著好笑,當即又將他鎖回了公堂。

“二位大人道:‘與皇太後的奸情一事,不由你不認,本官現有證人在此。’一面喝道:‘喚證人!’”

易珠聽得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良久方吃吃道:“大理寺和禦史台當真神通廣大,連通奸的證人也能尋到。這……究竟是誰?”

我冷冷道:“妹妹若想知道,何不靜靜往下聽?”

人群聽到“通奸”二字,如同烈火澆油般驟然喧嘩。太陽漸漸低了,陽光照在黑色的茶棚上,泛出奇異的赤紫光輝。李萬通停了一停,飲了一口茶,長長舒了一口氣。只這片刻的工夫,人群已然按捺不住。驚嘆、議論、咒罵、怪叫,聲音一浪高過一浪,像是要把天捅一個大窟窿。樓上雅閣裏的客人忍不住丟了一錠銀子,催促道:“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