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9、儲位之爭

太初帝看了看兒子,皺了皺眉還是低下頭繼續去看手中的折子了。方才的話題,包括站在跟前的兒子都被他全然拋到了腦後。衛君陌也不在意,走到一邊坐了下來慢慢等著。足足過了將近一盞茶的功夫,太初帝方才擡起頭來神色有些復雜地問道:“為何你不自己抄一封送上來?”

衛君陌道:“這是無瑕的意思。”

太初帝輕哼,“這是國事。”

“所以,這也不是奏折,這是建議。”衛君陌道,太初帝這才發現手中的折子並不是平常上奏折用的規定制式的折子。而是楚王府裏管用的樣式,折子的頁面下方還有個古樸的楚字。

太初帝挑眉,“什麽意思。”

“你看看,看完我帶走。”衛君陌道。

太初帝猶豫了半晌,終究還是舍不得直接將折子給砸過去。沒好氣地道:“滾滾滾!朕還要看看再說!”衛君陌起身,給了他一個“你不早說,我早就走了”的表情,揮揮袖瀟灑的退下了。

太初帝望著門口發了一會兒呆才回過身來,沒好氣地笑罵:“混賬小子!”如果這折子是朱初瑜寫的,太初帝免不了要擔心了。但是換了南宮墨,太初帝卻遠沒有那麽多的擔憂。一是朱初瑜的野心,二是對衛君陌的能力放心。還有就是,太初帝自問對看人有些信心,南宮墨和朱初瑜絕不是一種人。由此,也不得不感嘆兒子命好。隨隨便便被先帝指個婚,都能遇到南宮墨這樣能力出眾還能一心一意幫著她的女子。若是遇上個朱初瑜那樣的多糟心?若是遇上個跟南宮墨一樣厲害的,卻不跟他一條心,那更糟心。

越是臨近太初帝的壽辰,金陵皇城裏也就越加熱鬧。等到各地的藩王也紛紛趕到金陵的時候,這種熱鬧更是到了空前的地步。大夏朝藩王無詔不可隨意離開封地,更不可回京,這樣的盛況即便是天子腳下的百姓們也有好十幾年沒有見過了。

除了齊王這個同胞弟弟和寧王和這個早就打明了旗幟幫著太初帝的十七弟還有關系本就親厚的十四弟慶王,剩下的王爺們多少對這位最後登上帝位的兄弟感情有些微妙。不過微妙也沒法子,當初他們也不忿蕭千夜繼位,但是他們沒那個勇氣起兵造反,那就怪不得人家最後得到整個天下了。

所以,不管對太初帝是個什麽想法,至少藩王們進了金陵之後都還是規規矩矩的覲見了天子。

另一方面,眾人對衛君陌這個大皇子的感覺又更加奇妙了幾分。原本只是一個沒多少人注意的外甥,誰知道一下子竟然變成了最得皇帝看重,甚至最有可能成為太子的皇子。雖然太初帝登基之後一直沒有提冊封太子的事情,不被太初帝待見的文臣一時間自然也不敢多少。武將沒這麽多心思,竟然導致太初帝登基好幾個月,都沒有人提起過冊封太子的事情。

君之儲,國之貳,首稱太子。

一國太子的地位之重要性不言而喻。立了太子,才表明皇室國祚有序,可安民心。同時如果皇帝不能理政,太子也可以代為監國,避免了諸多皇子的權力紛爭。即便是先帝如此之強勢,也是登基不久之後就冊封了嫡長子為太子。只可惜,這位太子殿下命不好,當了幾十年的太子最後卻死在了先帝之前。

這次太初帝登基,文臣一反常態的竟然沒有催著皇帝立太子,是為了什麽明眼人自然都是心知肚明的。這個時候若是催皇帝,皇帝要立的必然是嫡長子。但是事實上,不希望衛君陌成為太子的人遠比希望他成為太子的人更多。於是大家有志一同的先下壓這事兒不提,太初帝也樂了當沒這回事。他要做的事情多得很,橫豎這一兩年內也不會就要掛了,何必為了這種瑣事去跟那些酸儒閑扯?太初帝本人對太子之位從來沒有過興趣,自然也不會覺得這位置有多重要。事實上,他是有些同情他那位太子哥哥的。當了幾十年太子,什麽事情都沒做成,還在父皇的皇威下不說戰戰兢兢至少也是小心謹慎的過日子,絕對比他們這些在外面策馬揚鞭的弟弟要憋屈得多。

太初帝和文臣們達成了一種詭異的無聲的默契。但是藩王們沒有啊,雖然他們也是臣子,但是到底也是宗室藩王,對皇家的事比朝臣更有發言權。新皇繼位,卻不冊立太子,還把幾個皇子都留在身邊不讓就藩,算是怎麽回事兒啊?

於是,七八個藩王聚在一起商議了半天,就一起給皇帝上了個折子,請立太子。

看到藩王們的折子,朝中眾臣仿佛這才回過神來一般:對啊,陛下登基已經不少時日,還沒有冊立太子殿下呢。於是,朝堂上立刻熱鬧了起來。

立誰做太子?這是個問題。

除了還在繈褓中的五皇子,剩下的四位皇子都是嫡子。論理,立嫡立長,楚王殿下既是嫡又是長,肯定沒問題了。但是又有人提出,楚王畢竟是半路才認回來的,當初身世更是不為先帝所容,不然陛下和先後為什麽要將他送給長公主養呢?立他,未免對先帝不敬。又說二皇子,除了楚王以外,襄王自然居長,但是襄王性格優柔寡斷,恐無法勝任太子之位。又有人替三皇子和四皇子,但是似乎無論怎麽說都有人反對,最後好好地一個朝會吵得比菜市場還要喧鬧,聽得坐在上面的太初帝青筋直跳,盯著下面喋喋不休的朝臣的目光更是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