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2/4頁)

尤佳笑道:“那表姐還是不要給我介紹了,對方既然條件這麽好,我實在高攀不起的,還是留給他們單位內部消化吧,現在優質男人越來越少,要是浪費在我身上就太可惜了。”

琳琳媽:“瞧你這孩子說的,大家都是關心你才會問你的,等會得讓你媽好好說說你才行,要談對象哪能抱著這種抵觸的態度啊!”

話說到了這份上,尤佳已經沒了應付的興趣,正好客人已經陸陸續續到齊,既然沒有司儀或婚禮,也就省了許多繁瑣的禮節,老廖和尤母那邊直接叫上菜,大家就可以放開肚皮吃了。

從第一道菜上來伊始,尤佳就把全副注意力都放在菜肴上面,專心致志填飽肚子,不再去管親戚之間互相炫耀和顯擺。

親戚之間聚在一起,總得找個話題聊,中國父母望子成龍,孩子無疑就成了最好的選擇。孩子還小的時候,就聊孩子學習,等孩子高考了,又要互相關心考上哪個學校,待到畢業了,開始關心找到什麽工作,有男朋友了沒,沒有男朋友的開始催著找,找到男朋友的就催著結婚,結了婚的就催著生小孩,完了又開始新一輪的循環……人性總愛攀比,雖說比贏了沒獎金,但心理上會由此獲得一種優越感,讓他們樂此不疲。

像尤佳的表姨和三嬸,人雖然八卦了點,但起碼出發點其實是好的,但也不乏像琳琳表姐這樣的人,總之尤佳現在已經完全可以用一種超然物外的心態看著這一切,即使他們說的對象就是自己,她也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在意而影響自己的心情。

要說非議,換了周女士,難道她當年不比尤佳更加難熬嗎,一個女人離了婚還帶著女兒,甚至孤身南下拼搏,在那個閉塞的年代,只怕比尤佳還要難熬一百倍,但她仍然熬了過來,甚至過得比絕大多數女人都還要精彩。

尤佳不覺得自己已經能夠與周女士相比,但這並不妨礙她向對方學習,不僅是為人處事的手段,還有面對困難挫折的抵抗力。

所以說心態決定了一切,堡壘往往是從內部開始被攻破的,當尤佳的心逐漸變得強大起來,這些流言蜚語實際上已經傷害不了她了。

任由清風過境,我自巋然不動。

琳琳表姐似乎對尤佳這種“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很是不滿,卻也無可奈何,只因不管她說什麽,尤佳一律都低頭吃菜裝沒聽到,要麽就故作反應遲鈍,如是幾次之後,琳琳表姐也只好轉移話題,尋找別的比較對象。

在場的年輕人不少,像老廖的兒子,畢業之後自己開了一家小彩票店,也算自給自足,還有尤佳三嬸的女兒,表姨的女兒,她們都跟所有小市民一樣,在普通的私企工作,領著一份不上不下的工資,嫁了一個同樣普通的男人。按照傳統的思路,這些年輕,尤其是同齡女性,沒有一個比琳琳表姐混得更好,嫁得更好了。

一番比較下來,琳琳媽和琳琳表姐都很滿足,也就不再專門針對尤佳了。

吃過一輪之後,尤母和老廖開始四處敬酒勸酒,尤佳不喝酒,正好趁機去上個洗手間。

這個小廳正好對著電梯通道,她剛出門,就看見兩個人從電梯裏走出來。

其中一個還是認識的。

“佳佳?”對方反應更快,可不正是在茶館相談甚歡的陳女士?

“陳姨好。”尤佳笑起來,快步迎了上去。

她原本是跟著周女士一道喊陳姐的,周女士喊陳姐是因為她跟陳女士年紀相仿,而尤佳跟著喊陳姐是因為有很多女人不希望自己被喊老了,但後來陳女士說自己女兒跟尤佳同年,主動要求她叫自己陳姨。

這個細節看似尋常,實際上尤佳叫陳姨又比叫陳姐親近了一層,陳女士如果不喜歡尤佳,完全沒有必要去糾正她這個稱呼,但她不但看尤佳很順眼,還願意將她當成侄女一樣來對待,這份親近就很難得了。

“好,好,你怎麽在這裏?”陳女士果然笑意盈盈。

“我過來參加親人的婚宴。”尤佳道。

陳女士拉過她的手,對旁邊那位打扮明艷的中年女士道:“來,我給你介紹,這位是這間酒店的老板娘,姓何,你也叫她何姨好了。”

“何姨好。”尤佳趕緊喊人。

陳女士又對那位何女士道:“這是我侄女,叫尤佳,你叫她佳佳就好了。”

何女士和善地對尤佳點點頭笑道:“佳佳來這裏吃飯嗎,要不要我讓人給你打個折?”

尤佳自然推辭:“不用了,謝謝何姨。”

何女士跟陳女士比較熟,自然知道尤佳不是陳女士的侄女,但能夠被陳女士如此介紹的人,至少說明陳女士很喜歡她,何女士當然也不會端著架子:“你不要跟我客氣,回頭我讓人給你送一張會員卡,以後過來吃飯住酒店都可以打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