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2/3頁)

柏澤懶得再理她,結果過了好一會兒,也沒聽到尤佳詢問下文,反倒不樂意了:“你怎麽不問我現在手頭有什麽投資意向?”

尤佳喔了一聲:“你現在手頭有什麽投資意向?”

柏澤:“不告訴你。”

尤佳:“……求求你告訴我吧。”

柏澤:“既然你這麽誠懇地請求,那我就跟你說一說吧。”

尤佳:“……”藥別停!

柏家的影響力畢竟擺在那裏,許多人都想著借著柏大少的關系攀上柏家這棵大樹,就算柏澤投資失敗了也沒關系,這不他身後還有柏家在嘛,柏澤他老爹動動手指頭就能給電影注資一大筆了,所以一聽說柏澤有投資意向,不少人就蜂擁而上,不停地給他介紹那些投資需求大的片子。

但他們都不知道柏澤從頭到尾就沒想過靠柏家,而他手頭上只有區區幾百萬,充其量只能投資一部電影,自然要精打細算,謹慎又謹慎。

所以篩來篩去,柏澤最後看中的只有兩個劇本。

一個是講民國大時代下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原本圓滿幸福的家庭因為辛亥革命一聲炮響發生了變化,家裏有的人跑去參加了革命,有的人則留在袁世凱手下任職,還有的人跑到國外去讀書,在經歷了將近半個世紀的波折之後,大家才又重新聚在一起,卻發現早就物是人非,平添唏噓了。

還有一個劇本,則是講兩個剛出校門的好兄弟,兩手空空,什麽都沒有,卻心比天高,期間兩人經歷了種種困難坎坷,因為理念不同而爭吵幾乎決裂,最後終於闖出自己一番新天地的勵志都市故事。

兩個故事都沒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感覺,但是主要還是得看具體的拍攝,像第二個劇本,如果能夠加入許多搞笑勵志的情節,那最後肯定也是不錯的。

反觀第一個劇本,看上去大氣磅礴,其實更適合拍成電視劇而非電影,一個家族的故事很難在短短一百分鐘左右的電影裏講完,需要描述的實在是太多了。

但是讓柏澤抉擇不定的原因,是第一個劇本的導演比第二個有名氣,拍過的賣座電影的數量也比第二個導演多得多,而給了他那個勵志小劇本的導演,僅僅只是一個剛出道兩年的新銳導演,之前拍了不少光怪陸離誰也看不懂的片子,但現在看來,他估計是打算轉型了,所以柏澤手頭上這個劇本才顯得如此正常。

也就是說,柏澤如果打算投資第二個劇本,那他的風險會大很多。

尤佳:“沒有第三種選擇了嗎?”

柏澤:“其它的要麽需要更高的投資額度,要麽就是爛劇本,稍微像樣的就這兩個了。”

尤佳:“那你有什麽打算?”

柏澤:“我看好第二個劇本,但不確定的變數實在太多。”

尤佳其實也更看好第二個,而且她相信小制作小成本同樣也可以拍出觀眾喜聞樂見的劇情來,現在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蕓蕓眾生都在大染缸裏摸爬打滾,心力交瘁,能夠看到普通小人物奮鬥成為人生贏家的故事,就像看到自己未來的成功一樣,既勵志又向上,極具代入感,票房肯定不會差到哪裏去。

不過前提是劇本和導演都要靠譜,演員同樣也很重要。

鑒於自己不是圈中人士,所以尤佳沒有隨意提出建議。

但柏澤竟然主動問她:“你怎麽看?”

尤佳猶豫了一下,還是道:“我更看好第二個。”

她將自己的理由說了一下,柏澤點點頭:“你說的這些我都問過了,那個導演的確是打算轉型的,所以才會找了這麽一個正常的劇本,而且我看他的樣子誠意十足,應該不會敷衍了事。”

尤佳聳肩:“如果你打算投資第二個劇本的話,在女配上我有一個人選推薦。”

那部電影以兄弟情和勵志為主,沒有女主角,女性角色在裏面充其量就是配角,戲份最多的是男一號的女朋友。

柏澤:“誰?”

尤佳:“巫可可,你不覺得她很適合演男一號的女朋友嗎,讓兄弟為了女人而翻臉,這個女人起碼魅力得大,而且要會來事,以巫可可的演技是沒有什麽問題的,當然我只是推薦,具體還要看你們的。”

柏澤沒有說話,但從神情來看,他明顯已經將這件事聽進去了。

尤佳:“還有件事,得請你幫我參詳參詳。”

柏澤:“?”

尤佳:“屈簡跟我表白了。”

柏澤:“你答應他了?!”

尤佳:“沒有啊,你是我朋友,這不是要找你參詳麽,你覺得我該不該答應他呢?”

柏澤想也不想:“不應該!”

尤佳:“為什麽?”

柏澤:“因為他是……”

尤佳警告:“不準用你那套‘戲子無情’的理論,容我提醒你,你現在就打算投資在戲子身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