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2/3頁)

不過相比起來,普通人並不太關心這些,反正柏澤再敗家,以柏家的家產,就是他揮金如土,只怕這輩子也受用不盡,他們更樂意看到這些富家公子哥跟哪位女星又鬧了什麽緋聞,你愛我我不愛你的狗血戲碼,一旦套上一件精致華麗的外衣,總有許多人樂此不疲。

之前柏澤投資《青春紀》的時候,雖然天天都跟片場,但當時並沒有什麽狗仔隊偷拍,反倒是現在,在他又一次投資了一部新電影的時候,卻有人不知道從哪裏得到風聲,經常會埋伏在片場外面,冷不防就讓他見報,幫他增加知名度。

假如柏澤是在娛樂圈混飯吃的,那他肯定很樂意三天兩頭上報,讓觀眾記住他的這張臉,但他不是,甚至如果柏大公子想要,柏家偌大家業立時就可以分出一部分讓他去掌舵,他根本不需要依賴小報生存,所以對這種窮追猛打,自然不會有一絲好感。

新電影叫《歡喜冤家》,前段時間開機儀式的時候,新聞已經對外公布了,這部電影的拍攝並不是什麽秘密,不過那時候柏澤並沒有出席,所以大家也不知道他是幕後的投資商,現在被娛樂雜志曝光之後,柏澤現在每天就要接上好幾個電話,對象從柏家的人到他那些狐朋狗友,甚至還有死對頭危世卓等等,內容從關切問詢到幸災樂禍不一而足,柏大少煩不勝煩,索性換了一張手機卡,只告訴尤佳和王越等比較親近的人。

這部電影同樣投資不多,柏澤還是沒有向家裏拿錢,只用了上部電影所賺的錢,王越也投了一些,低成本的電影注定還是請不起什麽明星,但是柏澤自有自己的辦法。

《青春紀》雖然沒能大賣,但片中演員卻意外地紅了起來,兩個男主演就不說了,他們青春俊秀的形象贏得了不少年輕女觀眾的喜歡,電影結束之後他們很快就有新的片商找上門,就連裏面戲份不多的巫可可也隨之變得受歡迎起來,一連接了好幾部片約,其中還不乏質量不錯的。

所以這一次新電影投拍,柏澤找的還是原來的老班底,給他們開出高於《青春紀》的片酬,演員們又不傻,成天一起拍戲,對柏澤的背景也有所耳聞,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誰也不想得罪柏家的大公子,更何況柏澤給他們的片酬還算公道,事情就這麽定了下來。

新片《歡喜冤家》裏,男一號就是《青春紀》裏的其中一號主演,另外還有一些原來《青春紀》裏的演員,也有幾個是導演另外物色的。

柏澤吸取了《青春紀》裏的教訓,不再野心勃勃地既想拍出點什麽內涵入得了那幫電影獎評委的青眼,又想兼具商業性能夠賺錢,這一次他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純粹地拍一部能夠盈利的喜劇片,要笑聲不要淚水,要票房無須贊譽,有沒有深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錢賺。

電影一投拍,柏澤無畏於八卦記者的騷擾,不準備向他們妥協,依舊三五天就到片場跟進,導演也是上次合作慣了的老朋友,彼此很熟悉,導演知道這位大少爺跟那些甩手掌櫃不一樣,樣樣喜歡親力親為,不過柏澤並沒有仗著投資商的身份在現場對導演指手畫腳,與其說跟進進度,不如說是學習,導演驚異於這位柏公子悟性之高,很多東西只要他看過一眼,幾乎不用說第二次,甚至在導演不小心犯錯的時候,他還能出聲提醒。

在拍攝《青春紀》之前,王導本以為這樣的公子哥很難相處,但出乎意料,彼此合作十分愉快,是以《青春紀》雖然不算賣座,也不能讓王導拿獎,但是在柏澤請他接拍《歡喜冤家》的時候,他還是接受了邀請,兩人目標非常一致,那就是打造一部純粹商業性的喜劇片,內涵不需要多深,最重要的是,能讓觀眾抱著不高的期待進場,卻能帶著笑聲出場,並且覺得這部片子還挺搞笑的,那他們就成功了。

帶著這個目標,王導在拍攝現場再度勞模附體,每個人都被操練得苦不堪言,每次喊休息的反倒成了柏澤,所以大家每回看到柏大公子在場,都有種“柏公子你終於來拯救我們了”的感激涕零。

對於柏澤來說,這個工作團隊效率還算高,王導經常在場上大吼大叫,精益求精,這反倒讓柏澤有機會在旁邊當當好人,給王導降降溫,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眼前一直找機會在跟自己說話的女人。

“柏少,這是新榨的青麥獼猴桃汁,解渴下火,您也來一杯吧。”

被冰過的飲料遞到柏澤面前,說話的人叫唐仙仙,對方是這部電影的女二號,卻一直在二線近三線徘徊,若非如此,也不能以較低的價格將她找來出演女二號。

“不用了。”柏澤臉上沒什麽表情,就連拒絕也是語氣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