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釵(第2/7頁)

  胤禩直接了當地告訴她,不要去追究皇宮裏的人事,特別是皇上身邊的事情,有些事,不知道遠比知道好。直到她說總覺得王順的事和她有些關聯,胤禩為了安她的心,才去替她打聽,得知王順確實被發去了暢春園,不過不是康熙常去的地方,而是一個偏僻的苗圃。楚言仔細核對了日子,發現還沒有離開草原,王順就被從康熙身邊調開,更確切地說,給她通風報信,提示冰玉去找太後搬兵的第二天,王順就不在康熙身邊服侍了。

  楚言默然,想到圍繞儲位即將開始的鬥爭,以王順的性情很難置身事外,去苗圃侍弄花草,享盡天年,未必不是一個更好的結果。下一次,下一個人呢?會不會發生“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皇宮裏太多的禁忌,寫出來的,沒寫出來的,說出口的,說不出口的,她可以蔑視,這些人不能,她有所倚仗,這些人沒有。這裏的主子可以不把奴才當人,可以把人的性命視同螻蟻,她不能!她所能做的,就是盡量約束自己,不給別人添麻煩。

  南巡的隊伍裏,少了太子和他的一幫侍從,表面上一切如常,暗地裏卻有點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壓抑。

  康熙找她去讀書的時候更多了,很多時候,康熙都只是閉目靜靜地靠著,一言不發,不知在想什麽。有幾次,她以為康熙睡著了,停了下來,對方卻睜開眼問:“怎麽不念了?渴了?來人!給丫頭倒杯茶來。” 她只好認命地謝恩喝茶,然後接著讀書。自然也沒有機會出去玩。

  她對泉城濟南一直懷有向往之情,因為地下水位下降,名泉不再噴發,倒使她盡量避免去濟南,寧願憑空想象“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寧靜悠遠。這次,能夠在有自來水歷史之前,前來一遊,心中雀躍。

  李德全指揮手下人在望鶴亭內擺好茶幾桌椅靠墊,點起紅泥小爐,取趵突泉水煮茶。

  楚言跟在康熙身後,東張西望,恨不得跑到泉邊,狠狠喝上幾口。

  冷不丁,康熙轉身笑道:“聽說,你會烹茶?今兒要試試你的手藝。”

  “是。奴婢手藝不佳,好在這裏泉水盡有,若是奴婢烹的茶不好,皇上只管命人再取泉水烹過就是。”

  康熙一臉好笑,指著她對四阿哥笑道:“瞧瞧這丫頭,要她做個事,她先想著怎麽逃避責任!”

  “都是兒臣管教不力!”四阿哥躬了躬身,然後板下臉教訓她:“你只想著泉水盡有,怎不想想茶葉?若敢平白糟蹋了好茶,就挑半天水去。”

  楚言悄悄扮了個鬼臉,不作聲。

  康熙越發覺得有趣,詫道:“老四,你平日就是這麽管教這丫頭的?”

  “回皇阿瑪,這丫頭牙尖嘴利,兒臣有兩次試圖同她講道理,反引出她一堆歪理,索性用個笨法子,罰!見效還快些。”

  康熙搖搖頭:“你這樣沒法讓她心服。怪不得!怪不得連太後都說,小丫頭天不怕地不怕,見到四阿哥就如耗子見了貓。”

  四阿哥連忙垂首認錯:“兒臣愚鈍,請皇阿瑪示教。”

  康熙擺擺手:“罷了,也不是什麽大事。你的性子急了些,這丫頭偏生淘氣。女兒家,沒了額娘管束,難免調皮一些,由她去吧。”

  康熙不知想起什麽,往那一坐,雙眼望著泉水,開始默默出神。四阿哥不敢打擾,低低應了一聲,退到一邊。

  亭內一時靜悄悄的,只有爐子上水的輕沸聲。楚言沏出四杯茶,親手捧了一杯,過去躬身遞給康熙。

  康熙接過去,有些漫不經心地啜了兩口,隨口贊道:“唔,不錯!”

  過了一會兒,康熙回頭對他們擺了擺手:“朕要在這裏坐坐,不用你們陪。你們自去四下走走。”

  楚言大喜,連忙行了個禮,和四阿哥十三阿哥一同退了出來。

  十三阿哥問楚言想做什麽,楚言就說遵旨四下走走。

  四阿哥剛要出言嘲笑,卻見李德全急急走了出來:“皇上叫十三爺進去。”

  十三阿哥跟著李德全去了,留下她單獨面對四阿哥。楚言突然就覺得這滿園的風光都黯淡了兩分。

  四阿哥斜了她一眼,有些無奈:“我帶你四下逛逛。最想看什麽?”

  “泉。”

  “走吧。”四阿哥領頭走著,楚言落後兩步跟著,少了幾絲興奮。

  為保皇上安全,地方官吏派兵在這一帶清場,守在外圍。這附近隔幾步就有侍衛把守,沒有必要派人跟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