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7/8頁)

我想,生活真是充滿了諷刺,就在外界都將我定義為飛上枝頭變鳳凰、嫁入豪門前途無量、鐵板釘釘的沈家少奶奶的時候,我卻為如何擺脫這一頭銜淪落到茶不思、飯不想,甚至體重往下降了幾斤的悲慘程度。

這樣的世界啊,你還能再出人意料些嗎?

就在我心中的馬教主再度瘋狂咆哮的時候,更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

《搖滾少女》首映禮舉行,媒體反響竟然不錯!

坦白說,包括我在內,幾乎所有參與電影拍攝的工作人員,對本片的票房都沒有抱太大的希望。畢竟從拍攝到宣傳,有關這部片子的緋聞實在太多了!

前有車禍和李凱奇事件,後有喬銘陽“不舉”住院以及我突然“懷孕”的爆炸性新聞,中間還夾雜著外界對本片的諸多詆毀,並且因為李凱奇事件,這片子還被剪掉了最重要的一段床戲。

我根本無法想象,沒有那麽重要的一段戲,劇情將如何發展下去,但是參加首映禮的媒體評價卻並非如此。

基本上,參加這次首映禮的人分為三類。

一類是來自八卦雜志的狗仔隊,他們參加首映禮完全是沖著緋聞去的,哪知道首映禮上既不見躲媒體的我,也不見生病住院的喬銘陽,更別說是磨刀霍霍組織一大堆粉絲在首映禮外抗議的李凱奇了。所以他們失望而歸,連報道都懶得寫一個。

另一類則是比較正規的娛樂媒體,他們中有沖著緋聞去的,當然也不乏一些影評人士,在發現所有主角都沒有到場的情況下,他們轉而關注起了影片本身,最後發現,原來這片子並不像外界揣測的那樣不堪一擊,相反,還是有些亮點的。比如我的演技有所提升,又比如喬銘陽演的阿達很情深意重,再比如影片剪輯得很到位,完全沒有影響到故事本身的完整性。所以,在他們的報道中,更多的是以“驚喜”二字來形容對首映禮的感受。

最後一類,也是最真實的一類,那就是大眾影評團。也正是他們幾近瘋狂的評價,令觀眾對影片的內容有了期待。

有人說:“這片子真的是白驀然那個兩眼無神、空有一張臉的票房毒藥演的嗎?為什麽我看白驀然不順眼,看蕭楠就那麽順眼呢?”

也有人說:“喬銘陽演得太癡情了吧,簡直就是完美男二號,拜托導演把男主角的戲份全都剪掉吧!”

還有人說:“我說什麽你們都會覺得我是托兒,所以相信的請自己去電影院看吧,真的有驚喜。”

……

外界的各種評論,徹底激起了觀眾對影片本身的好奇心,於是大家紛紛組團前去電影院,想一睹傳聞的真實性。在這樣的情況下,《搖滾少女》的票房每天都在往上漲,有關影片的好評如潮水般接連不斷地湧來,制片方終於看到了希望,毅然決定趁熱打鐵,增加一場宣傳,把首映禮時演員都沒到的遺憾補上去。

有時候,我真覺得制片方腦子進水了。

本來就是因為首映禮我和喬銘陽都沒到場,大家才會退而求其次選擇去關注電影本身,可是一旦我們都在了,誰還樂意去問有關電影的話題?生活一向比電影更容易引起公眾的好奇。

於是,這場宣傳,徹底成了我和喬銘陽的新聞辟謠會。

喬銘陽說:“這段時間讓大家擔心了,我真的很健康。”

我說:“我沒有懷孕,只是吃多了。”

然後,我們兩個苦逼的人,在無數記者的蜂擁堵截之下,連電影都沒來得及看,就匆匆逃出了記者會。小金和琳達在前面奮勇地替我倆開路,一個拿攝像機的大漢,被小金連拖帶拽的,拖出了十幾米路,我看得眼睛都直了。

我對喬銘陽說:“你這助理從哪兒請來的?我也去請一個。”

喬銘陽皺著眉頭,一臉苦相:“你就不怕請個這樣的助理,爬到你頭上去?”

“不怕啊!”我說,“你看她多勇猛,我一看到她心裏就有莫名的安全感。”

喬銘陽:“……”

就在我試圖挖喬銘陽的墻腳的時候,忽然一輛加長型賓利遠遠駛來。

車停下,我看見沈林奇從車裏走出來,忽然覺得有些暈。然後,沈小帥系著蝴蝶結,擺著狗尾巴,也從車上蹦了下來,我覺得更暈了。等安娜姐出現的時候,我終於要暈過去了。

天哪!最難纏的終於來了!

我心中暗暗叫苦,想趁他們還沒發現我時,先溜了再說,卻聽到喬銘陽冷笑了一聲:“看來是準備接少奶奶去安胎。”

“我說了我沒懷孕!”我怒目而視。

“是嗎?”他一副陰陽怪氣的表情。

我惱了:“你幹嗎一副要死不活的樣子,吃錯藥了吧?”

“嫉妒。”他嘴裏吐出兩個字。

“都這時候了,你別開玩笑了,我先撤了,麻煩你掩護一下。”我哀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