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4/4頁)

姬暮年看著繈褓裏的兒子,小粉團兒似的,心中是說不出的欣喜和激動,這是自己和她的共同孕育的孩子,屬於彼此的。

永樂伸出白白嫩嫩的小胳膊,戳了戳弟弟的臉蛋兒,驚訝道:“啊呀,好嫩好滑就跟水豆腐一樣。”她嘟著嘴,纏著母親問道:“我小的時候和弟弟一樣嗎?”

慕容沅好笑道:“是呀,當然是一樣了。”伸手捏捏她的小臉頰,粉嘟嘟的,“現在也和水豆腐一樣,又嫩又滑。”

永樂小聲抱怨,“還是沒有弟弟的滑。”

慕容沅將她摟在懷裏,安慰道:“你長大了呀,再說了,永樂又乖巧又懂事,娘親不管什麽時候,都喜歡的。”

姬暮年在旁邊看著妻子、兒子和女兒,感到一片溫馨安寧。

妻子和兒子就不必說了,是自己一生的摯愛。而永樂,雖然不是自己親生的,但是為人乖巧、聽話,長得又像極了妻子,自己也是很喜愛的。

如果能過一輩子這樣安寧平靜就好了。

此後的日子,果然一如姬暮年期望的那樣。

燕國一直太平無事,在武帝駕崩後,靖惠太子登基成為了新帝,慕容沅被加封沁水長公主,----沒有國破家亡,沒有那些痛心的愛恨情仇。

自己和妻子、兒女們一起生活,平安喜樂。

光陰一晃,又是十年過去。

因為慕容沅說了,女兒在家做姑娘的時候輕松自在,不想讓永樂早嫁,所以一直拖到女兒十七歲,才把她給嫁出去。也不讓嫁遠,怕遠了娘家人看不見,女兒受了委屈沒地方訴苦,因而就嫁在了京城。

這一天,是永樂三朝回門的大喜日子。

公主府早就已經張燈掛彩的準備,迎接姑奶奶和新姑爺,下人們都得了紅包,中午晚上還有好菜好飯等著,一個個喜氣盈腮的。

新人一到,鞭炮頓時噼裏啪啦的響了起來。

永樂穿了一身茜紅色的新婦裝束,挽了婦人頭,已經從亭亭玉女的少女,變成了溫婉嫵媚的小少婦。新姑爺姓梁景鈺,是當今吏部尚書的家的長房長孫,今年十九歲,生得溫文爾雅、一表人才,禮數也是十分周到。

一進門,就嘴甜的“嶽父、嶽母”喊個不停。

姬暮年性子偏於冷淡,見小輩熱絡,只是微微一笑。

慕容沅卻是明朗的性子,加上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歡喜,留了梁景鈺,一疊聲的問長問短,“永樂自小有些擰脾氣的,她若是犯擰,景鈺你都擔待一些,受了委屈,自管來告訴我,我替你出氣。”

永樂聽了不依,扯著母親的袖子撒嬌道:“娘,哪有你這樣埋汰自己女兒的?”

梁景鈺在旁邊笑道:“嶽母放心,永樂性子溫婉又賢淑,說話也客氣,我們倆連臉都沒有紅過,斷然不會吵架的。”又道:“再說了,便是真的有什麽口角之爭,我一個大男人,豈能跟妻子認真計較?自然是要多體貼她的。”

永樂抿嘴一笑,“諒你也不敢。”

永寧今年十歲了,插嘴道:“姐姐不老成,姐夫才說你賢淑呢。”

“行啦。”永樂伸手去擰弟弟的臉,“還敢當著人說你姐姐的不是,幾天不見,膽子肥了啊。”笑著恐嚇他道:“回頭讓母親給你找一個兇巴巴的媳婦,有你受的。”

永寧急了,跳腳道:“我不要兇巴巴的媳婦兒!”

惹得屋裏眾人都笑了起來。

永樂和梁景鈺是金童玉女一般的人物,嘴又甜,一直在慕容沅跟前湊趣,再加上永寧這個活寶,除了吃飯的功夫,一直都是歡聲笑語不斷。

到了下午,慕容沅送走了女兒女婿,與姬暮年一起回了房,私下說道:“看著新姑爺和氣體貼,對永樂好,我的心裏總算踏實下來,現在就等永樂的好消息了。”

像是預言一般,隔了三個月,梁家那邊便傳來一個大好消息,永樂懷孕了。

慕容沅讓人準備了賀禮送過去,忙了一天,拉著姬暮年訴苦道:“時間過得真是快啊,一轉眼,女兒都要做娘了。”

“是啊。”姬暮年將她摟在懷裏,愛憐的撫摸著她那烏雲一般的青絲,嗅著她發間的馨香,心下再次生出疑惑,-----時間似乎過得太快了一些。

為什麽,自己只記得一些要緊的片段?其他都是一晃而過。

姬暮年的腦子隱隱作痛,仿佛要想起什麽來,但是腦子裏卻有一道屏障,不允許自己去深想,想得深了,便開始針紮一般的劇烈疼痛。

罷了,不去想了。

哪怕這只是一個夢呢?也是好的。

寧願永遠都不要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