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冊 第12章(第3/10頁)

李睿笑道:“阿讓海量,可是幫了我不少的忙。”

“其實那邊人比咱們東穆國的人心思簡單,也好說話。他們那邊人摔跤厲害,下盤功夫很穩,男人天天喝酒吃肉,比咱們這邊人壯實。”宋嘉讓嘿嘿笑幾聲,“尤其那邊的女人,那叫一個豐碩。”

秦崢打趣:“我們阿讓這樣英俊,怎麽沒被西蠻女人招了女婿?”

李睿眉飛色舞地說:“你怎麽知道沒有?與我們常做生意的一個部落族長,有個閨女,今年才十三。那西蠻女人熟得早,十三就已經是腰是腰屁股是屁股了,還有那胸脯,鼓得高高的。”男人說起話來,向來葷素不忌,“那族長一直拉著阿讓說,他有多大的草原,有多少頭羊,多少頭牛,多少匹馬,部落裏有多少男人多少女人。開始,我們還不明白,後來那族長說到他家閨女,我們才明白這是要把閨女許給阿讓。把咱們阿讓都給嚇結巴了,那族長還說,娶他家閨女,他就陪送女兒一千頭羊,一千匹馬。阿讓聽到這兒,險沒嚇尿了。”

宋嘉讓捶了李睿一拳,笑罵:“滾!沒有的事兒!”

幾人已是笑得前仰後合。

秦家這頓飯吃得熱鬧,男孩子們的笑聲一直遠遠傳到秦崢院外頭去。到走的時候,大家都有幾分醉了。李睿出門向來是坐車,不必擔心他。倒是李行遠、宋家兄弟以及杜君都是騎馬,秦崢素來妥帖,不放心他們醉後騎馬,安排了自家馬車下人送他們回家才算周全。

饒是秦崢酒量極好,這次喝得也有些上頭。

秦老尚書聽說孩子們都走了,笑對孫子道:“你也去好生歇歇吧。”

秦崢行一禮,方退下了。

宋榮傍晚回府就知道了兄弟兩個去秦家吃酒,吃得半醉回家的消息。念及孩子們都大了,待兒子們醒後,宋榮只罵了一頓,就沒動手。

兄弟兩個乖乖認錯反省,見已過關,相視一笑,暗暗慶幸。

宋嘉讓私下問:“爹,什麽時候接妹妹回家啊?”

宋榮道:“不急。”

“一個女孩子,不好總在尼姑庵住著。”宋嘉讓想到妹妹想吃個肉,都要大老遠地跑到吳家兄弟的小屋去吃時,就有些心疼。再者,妹妹年紀漸漸大了,總不能再像個小女孩兒似的,沒個男女大防。雖然老梅庵少有人去,且吳家兄弟也不似會多嘴的人,但被有心人瞧見了總歸不大好。

宋榮依舊老神在在,道:“我心裏有數。”至如今,四皇子的親事都未定下,四皇子轉年就十五了。自己閨女明年十三,皇家娶親,向來是十二三就開始給兒孫相看。自家家底兒薄,宋榮也從不會自不量力地覺著自己女兒有資格去配皇子。但還是待四皇子親事確定,再接女兒出來比較妥當。

明年宋嘉言十三,二皇子府上的事兒冷了兩年,也差不多了。而且,閨女十三歲回家,出去各家走動走動,過了十四,轉眼就是十五及笄的年紀。十五歲定好親事,過兩年出嫁,正好嫁妝什麽的也能齊備。宋榮心中早有盤算。

見老爹不說話,宋嘉讓道:“明年吳家兄弟就要春闈了,待吳家兄弟春闈高中,就沒人給丫頭做肉吃了。她哪裏過得了吃素的日子啊。”

宋榮不以為然:“吃素又不會死人,世上就沒有過不了的日子。”

宋嘉讓被噎得無語。在老爹眼中,除死無大事。

宋榮瞅兒子一眼,道:“玩兒了這兩年,你也差不多夠了。明年十六,還打算跟著商隊出去混嗎?”

宋嘉讓道:“不是跟父親說過嗎,就兩年,我是很有信用的。”

“老實著些,我給你請的武進士明年初就能來家,你好生跟他學,先考個武舉人出來。”對兒子的回答,宋榮稍稍滿意,道,“親事上,明年也差不多定下來吧。”

宋嘉讓眼睛瞪得老大,不大情願地說:“不能再等兩年嗎?”

宋榮不想長子素來豪氣,於這種事上,還有些小小的少年心,遂笑道:“如果你想晚些成親,等幾年也無妨。男人年紀大些,才更有責任感。還是老規矩,家裏的丫鬟,你不準碰。”

宋嘉讓含糊地嗯了一聲。

三年一度的春闈向來是帝都盛事,這一年的春闈更令世人難忘。

開國太祖皇帝最敬仰的便是大鳳王朝的鳳武帝,故此,東穆國一些科場規矩皆仿照當年大鳳王朝設立。譬如,每三年一屆的春闈,考的不只是文科狀元,同樣,武科春闈也是在這一時間舉行。故此,春闈過後,向來是文武狀元一道出爐,然後文武狀元帶領著文武進士們一道於朱雀大街遊行,令帝都百姓自由圍觀贊嘆,其場景之熱鬧,堪比廟會。

今年尤為出眾。

無他,文武狀元竟出自一對孿生兄弟,吳雙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