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冊 第15章(第5/9頁)

許氏沒有半分新媳婦的羞澀,大方笑應:“是。老太太的話,我記得了。”

老太太對辛老太太道:“這個媳婦娶得好。”

辛老太太笑道:“可不是嘛,知道過日子。媳婦跟我商量了,如今家裏正經主子就四口,外甥給我們置的宅子寬敞得很,也住不了那些房子,想著分出一半,租給別人住。這樣,每年租金也有上百兩銀子。”

老太太問:“那不會太窄了嗎?”其實,在老家時,娘兒仨才住三間土房。如今宋榮有了本事,老太太住進了豪宅,自己院子正房便是明三暗九的大屋子,聽說辛家要把一半宅院出租,便擔心是不是太過逼仄。

許氏卻是脆生生地一笑:“姑母,這是我的主意。我是這樣想的,那樣大的宅子,裏外打掃維護也得不少銀錢呢。姑母這裏,是因為表哥做著官,日常有這樣大的排場。我們家裏,尋常老爺並沒有太多交際,進項多由田莊而來,完全不必撐太大的排場。把院子隔出一半租出去,剩下的地方也寬闊得很呢,足夠住了。何況,租金能多一筆進項不說,屋子日常有人住著,也省得咱們自己看護打掃。

“還有,那園子我也瞧了,大得很,裏面也能出產不少東西,好生管著,又是一筆進項。”許氏笑道,“我這樣說,家裏大姑娘嫌我市儈,說我掉進了錢眼兒裏爬不出來。婆婆被我們鬧得沒了主意,就來跟老太太拿個主意。

“我是想著,過日子是個天長地久的事兒,咱有多大頭戴多大的帽子。姑媽、表哥、表嫂待我們好,我聽說宅子莊子都是表哥給我們置辦的。”許氏嫁進辛家沒幾日,便摸透了辛家的根底,抿嘴笑道,“以往,住在姑媽這裏,丫鬟婆子服侍著,是姑媽仁義。如今,老爺和大姑娘已經大了,很該自立。我來,並不是跟姑媽、表嫂哭窮。我自來在家也是過慣了節儉日子的,日子不節儉,有多少銀錢夠用呢?要我說,每頓有魚有肉有蛋有菜,就是福氣了。我剛嫁進來,婆婆托我管家,我並未推辭,不過,管家就得按著我的規矩來。我知道,先時婆婆老爺在鄉下時也過過苦日子。”許氏笑悠悠地說,“咱們辛家的家風,本就不是浮誇的那一類。今天一來,見到姑媽院裏的菜地,我就更明白自己沒嫁錯。”還順勢捧了老太太一句。

“不瞞姑媽,這兩日很為家裏的事與大姑娘鬧了幾場氣。我過來,不但是為了給姑媽、表嫂請安,還為了先發制人地告狀呢。”許氏說著這話,可是沒有半分生氣的模樣,反是笑吟吟的,“咱們這一家子,可有誰呢。家裏的事總不能外道,我就來跟姑媽說一說,姑媽別嫌我厲害就好。”

許氏這一通說,老太太倒笑了,道:“你管得對,既然是你婆婆叫你管家,就按你的意思來。”宋老太太側過身子對辛老太太道,“是個會過日子的。”對於小紀氏這樣出身侯府的兒媳婦,老太太沒有評判標準。不過,對於許氏這樣的,許氏說的話,老太太字字聽得明白。尤其許氏說到“節儉”,很得老太太的心意。老太太知道自己這弟妹素來心軟,很有些拿不起來,侄子辛竹笙又是個老實良善的性子,正當有這樣厲害能幹的媳婦張羅家事才好。

辛老太太笑道:“是啊,媳婦很好。”就是想到姑嫂之間烏煙瘴氣,辛老太太簡直愁得慌。

許氏很會說話,雖然少一分文雅,老太太卻聽得懂,小半天的時間便把老太太哄得樂呵呵的。臨走的時候,老太太還給了她幾匹緞子,叫許氏留著做衣裳穿。

許氏笑道:“姑媽總是惦記著我們,如今我跟老爺成了親,該是我們孝敬姑媽了。”

老太太笑道:“只要你們日子過得順遂,我看著開心,就是孝敬我了。”悄悄對許氏道,“箏丫頭的脾氣,多擔待她,自家人,氣氣就算了,莫要放在心上。”

許氏知這位姑媽的確是真心為他們操心,感激一笑:“姑媽就放心吧,我這個人,脾氣來得快去得也快。真是要記仇,哪裏還會拿出來說呢。”

宋嘉言在另一旁低聲勸辛老太太:“表嬸是實心過日子的人,舅婆別嫌她厲害,這年頭兒,不厲害哪裏過得好日子?”

辛老太太道:“我就是擔心你表姑。”

“姑嫂之間,剛開始難免有些小摩擦,時間長了也就好了。再者說了,表姑又不是個笨的。家裏就她與表叔兄妹兩個,以後還是要兄妹相互幫忙過日子的,何苦與表嫂對著來?這個家,將來還是表叔表嫂的,就算表姑想當家,又能當幾天?表姑這一兩年就要嫁人的。”宋嘉言笑道,“不如一開始就處好姑嫂關系,女孩子,即使嫁了,也得娘家給撐腰,才過得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