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冊 第10章(第5/12頁)

昭文帝道:“福閩海貿,每年稅銀不過幾十萬兩,有限得很。”

“海貿規模有限,自然稅銀有限。”

昭文帝笑而不語。

事關朝政,宋嘉言聰明地沒有再問。只要昭文帝不禁止她差遣李睿做生意就好。

宋嘉言的話總有一些預言性,譬如,帝後二人一回宮,換著衣裳,呂嬤嬤就在一旁回稟:“下晌淑宜宮來報,說七皇子身體不大好。奴婢奉娘娘口諭,宣了太醫院張太醫去淑宜宮看望皇子。”

宋嘉言以為第一個動的會是宋嘉語,不想,更加耐不住性子的人竟是秦淑妃。

宋嘉言問:“太醫怎麽說?七皇子是哪裏不妥當?”

呂嬤嬤道:“說是有些驚風的症候,已經開了方子,也熬了藥。”

宋嘉言問:“太後過去了嗎?”

呂嬤嬤道:“是。”

宋嘉言忙對昭文帝道:“臣妾這就去淑宜宮瞧瞧七皇子去,皇上要一起嗎?”

昭文帝道:“一起吧。”

到淑宜宮時,七皇子正睡著。秦淑妃是個文雅安靜的性子,七皇子不過三歲,平日裏也是個文雅的,人倒是有幾分聰慧,聽說秦淑妃已經教著七皇子念了大半本的《三字經》。

宋嘉言又例行垂問幾句,秦淑妃恭敬答了,宋嘉言道:“你是個妥當人,一定要照顧好七皇子。”

秦淑妃低眉順眼地應了聲是。

之後,兩人又去了慈寧宮。

自從方太後篤信了永壽道長後,慈寧宮就總是有一股子若有若無的丹藥味兒。

見兩人過來請安,方太後臉色很不好。昭文帝這點擔當總是有的,笑道:“今日沒事,朕就帶著皇後出宮轉了轉。”

方太後不悅道:“皇後是後宮之主,宮中哪裏離得了她?不說別的,今兒個七皇子身子不大好,宮人報到鳳儀宮,竟找不到個做主的人!還是跑到哀家這裏,哀家做主傳了太醫進來。這幸而有哀家在,不然,萬一耽擱了七皇子的病情,可如何是好?”

宋嘉言柔順無比:“臣妾知錯了。幸而祖宗保佑,七皇子有驚無險,不然,臣妾無地自容。”

方太後這才不再說什麽,道:“皇後年輕不知事,怎麽皇帝也陪著她胡鬧?以後萬不可如此了。”

昭文帝忙應了。

方太後逮到機會,發作一番,亦是人之常情。

只是,七皇子病情反復,好好壞壞的,著實令人擔憂。秦淑妃日夜照顧兒子,人都瘦了一圈兒,容光黯淡,令人陡生憐意。

醫士無用,秦淑妃轉而想著求助永壽道長。

永壽道長是外男,無諭不得進宮。秦淑妃便求到了鳳儀宮。

宋嘉言道:“太醫尚且束手無策,道家丹方之術,只怕小孩子禁不起。”

秦淑妃哭得淚人兒一般,眼腫如桃兒,聲音嘶啞:“臣妾只求七皇子平安,哪怕叫臣妾死在當前也心甘情願。”

宋嘉言依舊猶豫,推托道:“此事,本宮做不了主。母後見多識廣,閱歷深厚,不如淑妃去問問母後與皇上的意思。”

秦淑妃又在方太後面前一番痛哭,方太後宣永壽道長進宮。也不知這永壽道長有何仙法,不過三帖藥下去,七皇子便大安了。

經此一事,永壽道長之名更盛。

宋嘉言是個很特別的人,不論宮中人如何篤信永壽道長,宋嘉言從來不會接近永壽道長。直至九皇子一場暴病。

九皇子自三月初被抱到慈寧宮,一直平平安安地養在方太後跟前。方太後雖極厭惡宋嘉言,但這是嫡出的孫子,好端端地交到她手裏,方太後並不敢有半分虧待九皇子,更不會使什麽小動作。無他,九皇子就養在慈寧宮,有半分不是,方太後就是第一嫌疑人。

方太後把九皇子抱到膝前,不過兩樣私心:一是想著把九皇子養熟,日後總有她老人家的好處;二則,就是為了叫宋嘉言收斂些,拿著九皇子威懾宋嘉言。

宋嘉言恨不能日日住在慈寧宮,不肯離九皇子半步,還著宮人嬤嬤抱著公主來看望九皇子,宋嘉言落淚道:“龍鳳雙生兄妹,總會有些感應。”

方太後亦是急得不得了,求神拜佛的法子都用上了。

宋嘉言哭道:“都說九皇子星象大吉大利,兩個月就能來替母後消災擋難,現在這是怎麽了呢?如今九皇子這般,再不能替臣妾在母後跟前盡孝了,臣妾只求帶他回鳳儀宮去。”

方太後被宋嘉言說得無地自容,跟著捶胸頓足地哭:“都是我這老婆子沒用……”

昭文帝給老婆老娘哭得頭大,宮妃們聽說九皇子病得險,紛紛過來探望,連帶著皇子公主們都來了。方太後一見到乖巧可人的七皇子,頓時精神一振,道:“上次七皇子病得險,太醫不中用,還是道長醫好了七皇子。”接著就要宣永壽道長進宮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