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波(下)(第2/2頁)

沈度道:“國無法不立,不過既然是公主替他求情,死罪可免,活罪卻不能逃。”

姬央立即歡喜起來,她沒想到自己的話在沈度跟前會這般好用,心裏的甜絲絲泛濫成了一片海,“應該的,應該的。”

只聽沈度朗聲道:“公主有令,張耿因義濟民,其罪雖大,其情可憫,著赦其死罪,杖一百以儆效尤。”

張耿實在沒想到自己還能活,素聞信陽侯沈度執法甚嚴,那麽多百姓給他求情都不能免其罪,沒想到那美人一句話就辦到了。

如今張耿自然知道姬央是誰了,除了妖後的愛女安樂公主,還有誰能有這本事,可以壓得信陽侯赦人。

張耿心裏實在不是個滋味兒,老百姓不知道妖後是個什麽人物,他們兄弟卻是清楚著呢,若非這妖後迷惑了君王,大好河山何至於民不聊生。多少人都死在了那妖後手裏。

張耿是萬萬沒料到那樣的美人兒會是妖後之女。在張耿的心裏,能做絕代妖後的定然生得美艷狐媚,一股狐騷味兒,而姬央生得美貌如洛神一般清麗出塵,半絲妖媚也沒有,怎麽就能是妖後的女兒呢?

張耿很不想承姬央的情,卻又不能說“你還是砍了我的頭吧。”

實際上沈度也並不想殺張耿,否則何至於當著那麽多人的面要行刑,他真要殺誰,姬央就是說一百句、一千句也沒有用的。不過就是為了借姬央的名頭行事而已。

轉頭沈度就吩咐劉詢道:“你替我寫一份奏折,將這些流民的事情上稟,不要忘記咱們行事都是出自公主鈞旨。”

劉詢點頭稱是。

如今民生凋敝,許多地方赤地千裏,甚至有人食人之事,冀州怎麽會不歡迎那些流民入境以充實人口和軍隊?即便是老弱婦孺,小的總會長大,而寡婦總可以再嫁以旺人丁。

所以姬央算是替沈度背了鍋,以堵皇帝之口。

不過姬央即使知道沈度利用自己,只怕也會欣喜於自己對他有利用價值,她這會兒正叫玉髓兒拿了金瘡藥去給張耿。

“你怎麽會在這裏?還煽動流民進冀州?你那兩個哥哥呢?”玉髓兒連珠炮似地問著。

張耿一個問題都沒回答,他是懶怠理會玉髓兒,別說是她了,這會兒就是安樂公主來,他大爺也未必想搭理呢。

原來張耿三兄弟上次入冀州,就是為了給流民找條生路,他們怕冀州不肯收留這些流民,就想提前打通關節,這三兄弟倒真有些本事,竟然被他們找到了沈度的記室參軍葛通,若非有葛通的暗示,他們三兄弟又怎麽敢這樣大張旗鼓地領著流民過來。

玉髓兒前腳剛走,沈度就踏入了張耿的營帳探望。

張耿對沈度沒有絲毫怨恨,反而是感激不盡,謝他饒了自己一命,至於那一百杖,若真打下來張耿也只有死路一條,行刑的人明顯是手下留情,只是皮外傷,一點兒沒傷到筋骨,哪怕張耿再一條筋也知道是沈度手下留情了。

只是這會兒張耿見到冀侯頗有點兒尷尬和不好意思,他哪裏知道他調戲的那美人兒會是冀侯的媳婦兒安樂公主啊。當著人家夫婿的面做這種事情,要是換了一個人非弄死張耿不可。

然而張耿癡情錯付,卻也是收不回來了,他一方面鄙視姬央,一方面又忍不住打量眼前這位安樂公主的駙馬爺。

只見沈度器宇軒昂,目有精采,顧盼燁然,其容顏之俊美實乃張耿平生所見之第一人,令人觀其容便自慚形穢,不由自問難道王侯將相真是寧有種乎?更何況,沈度威名貫耳,素聞他殺伐果決,智勇過人。這人卻還是那等天仙美人的夫君,這天道真是何其不公?

卻說張耿內心正滋味駁雜,沈度卻是延醫賜藥,款加安慰,因又問道:“君乃涼州人士,流民之中亦多涼人,怎麽舍近求遠,不入並州而翻山越嶺至此?”

作者有話要說:今晚8.30微博@明月珰書友會 有送簽名明信片活動

深度:下次別寫艷詞了行不行?什麽“蜂戲”,不會用詞就不要出來丟人現眼。

後媽:(委屈)我怎麽知道大家關注的重點那麽奇葩,什麽蜂針,我只是形容蜜蜂喜歡采蜜而已。

深度:什麽叫蜜蜂喜歡采蜜?不會比喻就不要亂比喻。

後媽:(委屈)(沉思)那定海神針攪四海,如意金箍鬧瓊漿怎麽樣?

公主:(不甘寂寞)為什麽是攪四海?到底攪過多少海?為什麽是海啊?有那麽寬嗎?

深度:攪深井吧。

公主:井狹而窄,諧音為緊,不錯,還是六郎會用詞。(星星眼)

深度:不要自作多情,是深井冰的深井。

後媽:下章題目:如意金箍棒,棒打蛇精病,上寶沁金鈀,鈀抓卷簾將。

本章提問:看得懂題目嗎?哈哈,我相信你們能解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