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冬日天寒,歲老之人難捱, 曹家棺材鋪生意興隆。

曹大娘子許氏偷了空, 與隔壁的馬四娘說話。馬四娘卻是接生的,沒活計時家雜就賣些福壽喜餅、白糖方糕。

這邊生, 那邊死, 倒是頭尾相顧。

馬四娘笑道:“這接新送死的,偏上我家門的不見喜慶,上你家門的也不見傷心。”

許氏也笑:“老的總不見死,好不容易去了省出一口飯,可不是要笑?本就大牽著小,小扯著大, 多一個又添口嚼,可不是發愁?”

馬四娘拍著腿:“還是曹家娘子明白人, 可不如此?便如我家那個老虔婆,忒得長壽, 活個沒完。她要咽了氣,我這眼淚再不費錢也舍不得掉上幾顆的。”

許氏道:“大娘也不過白說嘴,卻不是苛待的人。”

馬四娘苦著臉,頓足抱怨:“你不知, 她不比你家老太太,厲害歸厲害, 從年輕起就是個明白的。我家那老不死,便沒活明白過,年輕時酸刻, 老得骨頭都硬了,還要生事。家中吃的陳米,她嫌沒味,嚼得飯渣吐在桌案上。唉喲,哪來的銀錢吃新米,她當家中藏著金山呢。”

許氏嘆氣道:“大娘也是艱難。”

馬四娘聽屋內拐杖敲窗欞的聲音,垮了嘴角,道:“也不見耳背。”

許氏直笑得彎了腰,馬四娘自個也笑,又湊過來道:“曹大娘子也不來照顧我的生意。”

許氏還沒回過味,正經道:“兒媳他們還年輕,倒也不急。我做新婦時,家婆不曾催過我,如今我也不做這個惡人。”

馬四娘意味深長地笑,將聲壓得低低的:“誰個說你家兒媳,你家燉的好腰花,味香得都透墻了。”

許氏紅了臉,狠狠啐了一口,指著馬四娘道:“這老奴,竟拿我取笑。”

馬四娘樂道:“老蚌才生得真珠哩。”

許氏笑:“你這婆子真是胡天海地搬舌頭,也不怕被人割了去下酒。”

馬四娘叉了腰:“便是剪了去,泡了酒燉了湯放了幾斤的藥材也不見得滋補。”

他們二人立在門前說笑,許氏眼尖見何秀才牽了沈計,只以為二人從這路過,上前施一禮:“親家與小郎哪去?擇日不如撞日,千萬進來吃杯茶。”

何秀才還禮笑道:“大娘子客氣。”他頗有些難以開口,面上帶著猶豫,一邊又站著馬四娘立那毫不顧忌地打量他。

沈計道:“侄兒見過大婆娘,卻不是從這路過,是有事相煩大伯娘。”

許氏一把攔了他,笑道:“小郎讀書人斯文,只是忒得多禮。你只說找伯娘何事?”

沈計道:“阿娘來家中,嫂嫂新嫁,怕是有所疏忽,侄兒想著請伯娘家去幫襯描補一番。

這哪是尋幫襯的,分明是搬救兵的。許氏立起了眉毛,心中著實氣惱:真是沒個消停,莫非過不清靜的日子?

又見何秀才站那,臨風修竹般,更覺丟臉,想著自家本就低何家一頭,偏這婦人又跑來出獻眼,讓大郎在泰山跟前如何做人?

許氏不敢耽擱,眼珠一轉,告知家裏一聲,又讓曹大出來強留了何秀才吃酒,偷偷道:“親家是個秀才公,君子模樣,我卻是去吵嘴的,驚著他只以為我們這些粗胚潑辣,好歹也留層面皮遮點羞。”

曹大為難,道:“他是讀書的,我是賣棺材的,如何說得上話。”

許氏笑:“不說話便吃酒,不過尋個由頭將親家拘在家中,還有小郎呢。”

曹大笑:“小郎還是個三寸丁,能頂什麽用。”

許氏卻道:“我看小郎是個機靈的,你家表弟一心送他讀書,盼一個蟾宮折桂、光宗耀祖,如今看來說不得有幾分可為呢。”

.

何棲一言堵回了齊氏,齊氏哪肯甘心,問道:“小郎何時歸家?我好些時日沒見他,可有清減?”

何棲答道:“時辰還早,平素都是晚邊到家,婆母略等等,也在家用個便飯。”

齊氏又擰著手帕:“大郎幾時歸來?”

何棲只笑:“這卻不知,想來年前應能歸來。”

齊氏訥訥點了頭,沒了言語,半晌問:“兒媳在家中都做些什麽?”

“不過一些針線活計,洗洗涮涮。”

齊氏道:“家中人少,過得清凈,不似李郎家裏挨挨擠擠一屋的人,牙齒咬著舌頭,腳尖踩了後跟腳的。”

何棲長睫眨了幾下,面上帶著笑,只喝著寬煎葉茶不接她的話。齊氏咬著唇,訴起苦來:“李郎前頭還有三個孩兒,一日比一日大,我做了繼母,不敢說拿他們當心肝,卻也不能不聞不問。他們不比大郎有出息,只在家中廝混,也沒個活計,性子又靦腆,去食肆跑堂都撒不開臉。想著也只能學他們阿爹擔了貨擔走街躥巷當個貨郎,風來雨往,圖個糊口……”

何棲聽得惱怒:“婆母倒是慈母。”她輕笑,柔聲道,“只是,我是沈家婦,李家與我卻不相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