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流水(第3/3頁)

問過大太太安好,也就在大太太身邊靠著床柱子坐了,和兒女們閑話。

有大老爺在,話題繞來繞去,最後總是要著落在朝事上的。

這半年來,皇上病勢有所好轉,朝野上下也都漸漸安心。

平國公在北疆又打了幾場勝仗,竟是大有開疆辟土,把北戎遠遠地趕進西域的勢頭。

上個月,太子又加封皇長子為魯王,在山東臨潼為皇長子規劃了王府。

“造得也快。”大老爺面有譏誚,“現在就催著魯王前去就藩了……”

大秦的藩王是沒有兵權的,一應供應制度,和前朝無異,到了臨潼,皇長子名義上就不能再參與朝政了。

皇長子又怎麽會甘心就範?

朝中的爭鬥,已是日趨緊張,大有圖窮匕見的意思。

“就看皇上什麽時候能痊愈吧!”大太太一臉的憂心忡忡。

只要皇上沒有斷氣,楊家就能穩坐釣魚台,若是皇上斷了氣,這滔天的富貴,就難免保不住了。

大老爺神色凝重。

“皇上這次的病,來勢洶洶,有幾次都差點撒手。”他低聲透露了宮中秘辛。

幾個孩子臉色不由大變。

大太太卻沒有露出驚容,顯然早已知道。

“要不是小神醫會同歐陽家的幾個弟子晝夜施針,恐怕皇上是熬不過這一關的了。”大老爺又淡淡地長出了一口氣,“不過,據說就算能夠康復,日後的精神頭也不會太好,朝事終於是要交到兒子們手上的……”

管理一個國家,千頭萬緒,有無數的事,皇上精神不濟,理所當然,就要把繼承人調教出來,開始考慮身後事了。

雖說多年來,皇上一向自恃年富力強,對兩個兒子多有限制。但如今天年不永,到底要讓誰來繼承這麽大的家業,他老人家心裏,想必也要開始斟酌了。

五娘子和六娘子都是一臉的懵懂。

九哥與大太太卻是都犯了沉吟。

七娘子卻是半懂半不懂,隱約也能捕捉到大老爺話裏的一點意思。

大老爺是何等人物?

眼光一掃,眾人的反應,已是全落進眼中。

九哥年紀小小,對朝事已有了自己的看法,還是讓他欣慰的。

至於五娘子和六娘子的迷糊,也不在話下。

畢竟年紀還小,一向又是溫室裏的小姐,不懂,是情理之中。將來出嫁後,自己要支撐家庭,慢慢的,終究也會懂的。

倒是七娘子……

大老爺心中一動,就細細地打量起七娘子來。

七娘子咬著下唇,眸中思緒無限,好似有些穎悟,但又沒有全明白過來。

封姨娘自己處處都是平常,倒是所出的這一對雙生姐弟,真是鐘靈毓秀……

大老爺不禁感慨。

九哥也就罷了,七娘子若是男兒身,自己也就能放心閉眼了。

他不動聲色,提點兩個女兒。“這世上有誰是口渴起來才挖井的?未雨綢繆,我們楊家,也到了站隊的時候。”

等到分出勝負再來站隊,倒不如不站。

朝事就是這樣,大老爺和大太太所能做到的,也無非就是作出在當時的情況下最好的選擇。現在表態雖然已經嫌晚,但畢竟還要比清高到底強得多了。

大太太悚然動容,卻沒有過多的驚訝。

“都下去吧!”就端正了神色吩咐幾個兒女們。

“九哥留下。”大老爺又叫住了九哥。

雖然年紀還小,但關乎楊家未來走向的大事,是該讓兒子也來旁聽了。

幾個小娘子就魚貫退出了東稍間。

臉上都帶了濃重的心事。

朝局晦暗不明,楊家作出的每一個選擇,和她們都是息息相關。

五娘子勉強振奮精神,招呼六娘子、七娘子,“去小庫房給七妹選幾件擺設吧?”

看了看六娘子,又笑,“還有六妹,七姨娘去小香雪,肯定也帶了些東西走的,給你多選幾件玩物!誰叫你這麽好玩!”

六娘子也就笑了開來,把方才的事拋到了腦後。

“真討厭!”埋怨五娘子,“五姐只會砢磣我!”

七娘子甩了甩頭,把心事放到了一邊。

六娘子一向乖巧聽話,五娘子要越俎代庖為她在小庫房選幾件擺設,大太太多半也不會說什麽。

“走走。”她笑著和五娘子一起,死活把六娘子拉出了堂屋,“要我說,你索性住到朱贏台,我們三姐妹靠在一個角落裏,也熱鬧得多……”

大事,自有大人操心,小女兒家要顧慮的,也無非就是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了。

日子就像水一樣流了過去。

卷三:蔥榮滿目,微雨濕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