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第2/3頁)

最後還是魯王出了主意,說兩個皇子一搭伴,每天一輪換。這兩位皇子搭伴之言,自然是針對中宮一脈的,其實現在大家最怕的就是中宮會從中動手腳,畢竟魏皇後在此,她把持著後宮,就占據了最大的優勢。

今天就由惠王和永王守著,明日則是安王和代王。至於其他人,都累得不輕,就可以出宮回府了。也許事情並沒有大家預料那般嚴重,畢竟弘景帝的龍體,誰也說不準是怎樣。

晉王帶著瑤娘和小寶出了乾清宮。

雖是早就到了上書房上學的時間,可今日這種情況恐怕沒人會去上書房了。不過小寶還是讓人去上書房那裏和師傅告了假。

瑤娘有些憂心忡忡,她就算再怎麽笨,這一會兒時間也看出了太多的機鋒。各方互相碾軋,互相針對,互相不信任。不過是侍疾,就能演出這麽多花樣來。

她看了晉王一眼:“殿下,真的沒事嗎?我怎麽總覺得好像要出什麽事一樣。”

“不會出事,你別擔心。”

說是這麽說,回到晉王府後,瑤娘想著一家人都沒有用早膳,又折騰了這麽久,讓小廚房做了膳擺上,晉王卻幾乎沒動幾筷子。

他倒是陪著瑤娘和小寶將膳用完,才擱下筷子,可瑤娘和他在一起這麽久,又怎麽看不出來。

晉王的心亂了。丫頭們在收拾桌案,晉王讓瑤娘歇著,自己卻去了前院。

瑤娘看著他的背影,愁緒也上了眉梢。

前院,書房。

“照這麽來看,這就是一場意外,中宮一脈並沒有嫌疑?”李茂天道。

劉大先生和黑先生則是一副思索的模樣,顯然在思索其中的機巧。

“本王總覺得事情沒有這麽簡單。”書案後,晉王道。

可讓他說出到底哪兒不簡單,卻是連他都一時都沒有頭緒。可很顯然晉王意識到這是一個關鍵時候,才會不顧皇家顏面將這件事拿出來與幕僚們議,就怕自己疏漏了哪些地方,因為而錯失先機。

“從殿下轉述中來看,倒是沒有發現中宮一系有任何端倪。唯一算得上奇怪的就是,魏皇後會不會有些太冷靜了?她的反應不像是一個皇後應該有的反應,而且今日這種雷厲風行的手段,與以往魏皇後給人的印象並不相符。”

恰恰劉大先生所言的這些,和晉王想到一處去了。

至於劉大先生為何會知道魏皇後平時的表現,這歸咎於晉王府在各處埋下的釘子探子收集上來的情報。既然圖謀大位,皇宮裏自然也有晉王府的釘子,而魏皇後卻是中宮一系的關鍵人物,也是關注的重點範圍。

“先生的疑慮恰恰是本王所疑慮的,只是如今沒有確鑿的證據,誰也不敢說父皇這次突然病倒與中宮一系有關。”

事情再度陷入了僵局,既沒有證據,作為主要人物的弘景帝又昏迷不醒。若是中宮一系下手,他們定是打著擁立嫡系的主意,畢竟自古都有立嫡不立長之說。代王雖是平庸了些,但並不代表他不能做一個守成的皇帝,若事情真到了那一步,朝中那些中立的大臣們,即使為了社稷著想,不讓朝廷動亂,也會擁立代王。

如今的局勢於晉王一系非常不利,本是勝利在望,卻萬萬沒想到臨時生了這麽一出。

雖是表面看來,弘景帝忽視了晉王,竟派他去修西苑。恰恰若是了解弘景帝性格人,才能看出他到底傾向了哪一方。按晉王來看,他只需要繼續等下去,那個位置就是自己的,如今看來想要拿來沒那麽容易了。

晉王深吸了一口氣,正想說什麽,突然門外急急闖進來一個人。

是福成。

“殿下,大公子鬧著要進宮,說要去給陛下侍疾。”

瑤娘還是第一次發現小寶如此難講話,說什麽都不聽。

她終於知道二寶的性子隨誰了,不像爹也不像娘,倒是像了哥哥。也許她和晉王骨子裏也有這一面,只是可能她沒發現。

“這事娘做不了主,你若是想去,跟你父王說去。”

正說著,晉王進來了。

晉王看著小寶,小寶也看著晉王。

三歲多的小寶從外表看來,已經像一個大孩子了,比起五六歲的孩童也不差,讓人總是會忽略他的年紀。可事實上小寶也就三歲半不到。

小寶知道晉王生氣了,從他爹的眼睛裏就能看出。他佯裝被嚇著了,捂著眼睛哭了起來:“我就是要去給皇爺爺侍疾,我要去陪著皇爺爺,皇爺爺跟小寶說得好好的,等爹把小蓬萊修好了,就帶著小寶去玩。皇爺爺肯定不會死的,我要去看著皇爺爺,我去看著他,他就不會死了。”

“你這孩子,誰跟你說些死不死的,快別這麽說了!”瑤娘急道。同時卻有一種想哭的沖動,若說小寶跟誰最好,除過爹娘、弟弟、琰哥兒、瑄哥兒幾個孩子,長輩中也只剩弘景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