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 時日(第2/2頁)

再加上她口中念念有詞,旁人聽得一知半解,更覺贊賞。

“水有三沸,一沸如魚目,微微有聲;二沸如湧泉連珠;三沸,則如騰波鼓浪。三沸過後則老,老不可食也。”

(再次引用《茶經》,標明出處,字有改動)

第一抹舀出的茶湯,正好趁了四小杯,素手掩袖,依次遞於段旻軒,顧昀寒,沈琳和沈陶。

段旻軒早前就見過她煮茶,接過便嘗味道。

顧昀寒處,就怔了怔,難以置信看她。

沈琳和沈陶都端起小杯聞了聞,而後才入口。

果真與平日粗粗泡出的茶香不同,頓時眼中流光溢彩。

顧昀寒也飲了口,心中有些驚異,還是斂了起來,緩緩放下茶杯,靜下心來看她。

第一抹最是雋永,自然飲得好。

再到二三四回,好是好喝,卻真不如先前的回味。

孟雲卿所言果然不差。

這一味蘄州井螺就喝得眾人歡喜,倒比早上枯燥的遊園有意思多了。

“雲卿,還有什麽茶?”沈琳迫不及待。

音歌看了看眼前的罐子,是老夫人那裏的“明藍”。

“明藍”產自朔北,夏日清熱解暑用,倒是應景。

“有雛菊嗎?”孟雲卿問。

音歌點頭,老夫人那裏有。

沈陶便擺手,“不用去祖母那裏,我那裏就有些桐鄉的雛菊,是舅舅上月才帶來的私藏呢,正好可以先用!小嬋,你去取些來。”

小嬋照辦。

南院離得雖然遠些,小嬋一路小跑倒也快。

涼亭中閑話幾許,她便折了回來,額頭涔涔汗水。

“快給小嬋倒杯水。”孟雲卿吩咐一聲,音歌就去。

“多謝表姑娘。”她想得周全,小嬋受寵若驚,接了水杯慢慢喝了兩口。

這頭東西置齊,亭外的丫鬟那頭也正好換了泉水端來。

方才的蘄州井螺沒有添加旁物,煮得簡單,這回的明藍還要輔之雛菊,這煮茶火候就要掌握得將好,多一分,雛菊老,少一分明藍不入味,需要些耐心和蕙質蘭心。

段旻軒嘴角微挑,眉間一抹如水的笑意。

沈琳搖著畫扇,也目不轉睛得看著。

沈陶便幹脆托腮打量,舅舅家中就是經營茶葉生意的,還做得很大,她卻是頭一次如此認真看旁人煮茶。

許是愛屋及烏的關系,早前還覺得孟雲卿不過一個鄉下丫頭,看過之後,才覺不同。

普通人家教不出來。

能教出來的,舉手投足又少了系出名門的韻致。

孟雲卿不愧是沈蕪姑姑親自教出來的女兒。

這一波明藍出水,沈陶便飲得極其細致,良久,才放下茶杯道:“說來,這煮茶之事,一需耐性,二需雅致,三需學識,四需天賦,我看哪,這雲卿妹妹才算是京中的才女呢!”

言外之意,有人名不副實。

顧昀寒先前就出神中,這一句,更是聽得她一陣臉紅。

“雲卿妹妹,你可得好好教我,娘親可得羨慕死了。”嗆得顧昀寒無法可說,沈陶心情大好,便開口打趣起來。

沈琳又搖了搖畫扇,嘆道:“還不如讓昀寒教你騎馬來得快些。”

顧昀寒更不好開口,只得淺淺一笑,喝了一口悶茶。

“雲卿妹妹,還有什麽茶?”沈陶心情更好。

……

如此往復,下午的時間過得也快。

沈媛回門三日,今日是第三日,老祖宗約了幾房一道的團圓飯。

晚些時候就要開席。

段旻軒是客,也受邀,思凡看時辰差不多,就提醒了一聲,幾人便結伴往有福堂去。

段旻軒便不偏不倚,恰好與孟雲卿走在一處。

沈琳幾人在前頭,隔得不近,只聽到在說話,卻聽不太清。

孟雲卿這裏,音歌去送茶具,她身側就只有段旻軒一人。

“若能日日這般飲茶,倒也是樁美事。”

嗯?孟雲卿擡眸看他。

他高出她將近兩個頭,又似自言自語,她方才確實沒有聽清。

看她明眸青睞,段旻軒便笑,“我是說,我也想學,日後回去煮給老爺子喝。”

他有一個附庸風雅,屯了半個莊子好茶的外祖父,他想投其所好——孟雲卿忽得想起,也忍不住也笑起來:“怕是要些時日。”

——才學得會。

段旻軒點頭,“嗯,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