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2/3頁)

布裝裏的陳列就琳瑯滿目。

“你覺得哪個顏色好?”孟雲卿翻了好些料子做比對,一面比對給他看,一面問。

他哪裏看得出來,其實都差不多,只是見她右手那批拽得更近些,料想她也是中意的,便道:“這個顏色好。”

孟雲卿果然眼前一亮:“我也覺得這個好,端午裏日頭毒,墨綠色顯得清涼些,老爺子又喜歡弄茶,墨綠色也貼切。”

段旻軒迎合點頭。

“再選一個顏色,做好了,看看哪個好看,再送給爺爺。”她仿佛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同他商議,目光卻是落在眼前的布匹上的。

段旻軒想笑。

忽得想起為何她送他的劍穗子也是兩個了。

許是也想的做好了,再一起看看哪個好看,最後還是兩個都一起送了……

段旻軒抿唇,她將好轉過身來:“我挑了墨綠的,你也挑一個吧。”

言外之意,他們一人給老爺子選一個顏色。

倒是將難題推給了他,段旻軒卻之不恭,踱步到她跟前,隨意掃了幾眼,指了指近處的這匹水藍色的料子,“就這個吧。”

孟雲卿彎眸:“你喜歡這個顏色?”

他點頭:“看著舒服。”

孟雲卿沒有多問,笑著應了聲好,便讓店家將選好的緞子包起來。

繡香囊的絲線也要挑。

不同顏色的布料,繡不同顏色花紋。花紋不同,寓意不同,用的絲線質地和顏色也都不同,還要和香囊裏放的藥材和香末搭配起來,才能相映益彰。

送老人家的香囊,多是梅花、菊花、蘋果、娃娃騎魚、娃娃抱魚等等,象征鳥語花香,平平安安,子孫滿堂。

送小孩子的香囊,就多是飛禽走獸、生肖圖等,活靈活現,寓意小孩子的茁壯成長。

孟雲卿一一道來:“墨綠色的那個,便幅菊花吧,高風亮節,鳥語花香,倒和瑄方苑貼近。”

段旻軒點頭。

她便繼續:“那要鑲金的絲線,菊花才有光澤……”

她口中頭頭是道,他便安靜聽著,也不打斷,只是不時應和幾聲。他從前是沒想過繡一個香囊要費如此周折,她要花費不少心思。回想起那兩枚劍穗子,怕也是細細斟酌來的,再看向她時,眸間又多了幾許柔和暖意。

“……那水藍色的,就繡娃娃抱魚,年年有余,子孫滿堂。”

“好。”

從布裝挑了料子出來,再買完繡香囊的絲線就過晌午了。算一算,他們這裏,還差搓五彩繩的麻線和香囊裏的香料末子。

這些都能很快就好。

孟雲卿估摸著,娉婷和沈通那頭應當也快買得差不多了,便道:“要不,我們都買好再去“和記”同他們匯合?”

這樣一算,時間將好。

段旻軒贊同。

行出兩步,孟雲卿腳下踟躕。今日出門得早,早飯其實沒有用多少,她和娉婷倒是一路吃了不少枇杷,有人卻沒有進食。

“你餓嗎?”她轉眸看他。

段旻軒也不避諱:“有一些。”

孟雲卿莞爾:“那先去“和記”吧。”

“也好。”

“和記”雖是涼茶鋪子,也做不少衢州城的小食,段旻軒隨意點了些,兩人就在“和記”邊飲茶邊等娉婷和沈通。

不多時,就見娉婷和沈通拎了大包小包折回來。

“姑娘,清單上的都買好了。”娉婷掏出那張紙,上面有深深淺淺痕跡,買到一樣,便勾畫一樣,不會有遺漏的。

“我這裏還差麻線和香料末子,當是快了。”孟雲卿也應聲。

“是做五彩繩的麻線和端午香包的香料末子嗎?”娉婷問。

孟雲卿點頭。

娉婷就笑:“就在對街,方才我和沈通過來的時候見著了。”

孟雲卿也跟著笑起來:“端午用的麻線和香料末子都差不多,那便不急了。”

……

從衢州城出來,也不過未時剛出頭。

在城中時,小雨便下了起來,眼下還正放晴著,娉婷心中的疑慮也打消了多半。

正好回程路上還要個半時辰的功夫,孟雲卿和娉婷主仆二人正好在馬車內清點今日的戰果,看是否有遺漏的,如此一來,時間便過得更快了。

只是行至半處時,涼風嗖嗖往馬車裏灌。

孟雲卿覺得有些冷,娉婷便撩起了一些縫往外看:“姑娘,似是起風了。”

本是四月,馬車沒有備保暖的毯子,只有一件單薄的披風,娉婷給她圍上,她才覺好了些,她素來怕冷。

透過剛才的縫隙,隱約也看到窗外似是變天了。

不多時,小雨便又下了起來。

這天氣,真是如孩子的臉一般,說變就變。

雨漸漸下大了些,段旻軒正好撩起簾櫳,上了馬車。雨下大了,騎馬也不方便,他和沈通便將馬套上了馬車,他進了馬車,沈通就和車夫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