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3/7頁)

就說前日裏,她去尋傘,等回來的時候,聽說侯爺都帶小姐回府了。

她還是同徐公子一道坐馬車回來的。

徐公子臉色白了一路,她也不敢開口多說話,心中就懊惱得很。當時沒有尋到傘,怎麽沒想到早些回來,還一根筋去另一處借傘的?

她不像阿玉姐姐那樣一點就通,也不像子桂和汀蘭那樣會梳頭上妝,她唯一會的就是泡茶跑腿,偏偏小姐還自己會煮茶。小姐煮得茶,茶香四溢,比她泡得好多了。

她見過小姐煮過兩次茶。

一次是同寶然小姐一處,一次是同侯爺一處,她看得有些呆。

原來煮茶也可以如此行雲流水,優雅別致。

沒想到的是,小姐問她想不想學,她想也不想就點頭。

小姐還請福伯置了一套茶具來,有時間的時候,就在蕙蘭閣的苑子裏教她煮茶。

她手笨,卻唯獨對泡茶,煮茶這些尚有天賦。

小姐也教得耐心。

她接連學了兩日,竟然已經可以煮些簡單的茶水了,樂不可支。

後來又想,小姐教會了她,許是等她日後回了前廳,就會煮茶給客人喝了。

她同小姐處得日子不長,心中果真不舍。

第五日上頭,小姐在苑中看書。

小姐苑中書不多,大都是從侯爺的霽風苑拿來的。

她在一側煮茶給小姐喝。

苑中的侍婢匆匆跑來說,小姐,福伯讓奴婢先來同小姐說一聲,衢州城那邊的人到了。

衢州城?

孟雲卿歡喜放下書卷,是音歌娉婷和沈通他們到了。

隨即起身,小茶也跟著起來。

剛走到蕙蘭閣門口,遠遠就見到兩個熟悉的身影。

後邊那個一邊走,一邊四處打量的,是娉婷。

走前方,同侍婢說著話,目不斜視的,是音歌。

孟雲卿搖了搖畫扇,就在門口等她們來。

許是宣平侯府比想象中大了實在太多,娉婷眼中的驚奇是藏都藏不住,但由得四下打量,倒是先發現蕙蘭閣門口站著的幾個人。

在搖著畫扇,那不是姑娘嗎?

“姑娘?”她扯了扯音歌的衣袖。

音歌也順勢望去,正好見到孟雲卿在邀扇子,笑眯眯看著她們二人。

兩人就加快了步伐,像是小跑過去的。

“慢些,別摔了。”孟雲卿擔心。

臨到跟前,都統一福了福身,喚了身:“姑娘……”

孟雲卿趕緊上前扶了起來。

在衢州城的時候,她還算見過音歌,雖然只見了一兩日她就離開衢州城了,眼下,卻明顯發現音歌瘦了一圈不止。從前圓圓的鵝蛋臉,都隱去了不少,當是再衢州城那邊照顧傷員終日忙碌的。

“瘦了,要好好補補。”她莞爾。

音歌也跟著笑起來。

至於娉婷,從端午節暴雨泥石流分開到眼下六月中下旬,主仆兩人才是將近兩月未見了。

娉婷是胖了些,眼眶卻是紅紅的:“姑娘……”

她想念姑娘得很,從珙縣到燕韓京中,又從燕韓京中到蒼月,她哪裏和小姐分開這麽久過?

孟雲卿牽了牽她的手,溫和道:“別哭。”

娉婷更忍不住,就牽起衣袖一角,擦了擦眼睛。

孟雲卿見才問,“沈通和付鮑呢?”

音歌應道:“他們同福伯一處呢。”

也是,才回府中,福伯應當有別的安排,孟雲卿就道:“先進屋再說。”

兩人都點頭。

……

蕙蘭閣內不小,若是領她們看,一時半刻也看不完。

索性在外閣間和內屋簡單看了看,才又回到外閣間裏說會子話。

苑中的婢女都知曉她們主仆三人許久未見,有知心話要說,就都退了出屋,不作打攪,只留了小茶在身邊伺候。

自然是孟雲卿先問起她們的近況來。

音歌先說了衢州城那頭的。

他們離開衢州城後不久,衢州城那邊的賑災也越來越順利,很快,災情就穩定了。關大人就去了受災的地方四處巡視,便留了林大人在衙門裏主持大局。後來要處理的事務越來越少,衙門裏的人就慢慢撤走了。當初在大廳的主事的文書官和繡娘們也都離開了。離開前,都讓她給姑娘帶好,說日後雖然不一定能再見到姑娘了,但對姑娘的印象很深,祝姑娘日後萬事福順。

聽到此處,孟雲卿恰好抿了口茶。

唇畔便牽了牽,笑意含在眸間。

音歌又道,老侯爺身子骨也好,還是日日上午往衙門裏去,幫兩位大人出謀劃策,拿定主意,一日都沒有耽誤。等衙門裏的人開始陸陸續續撤走的時候,段巖也來了,老侯爺就帶了段巖離開,說是找謝將軍下棋去了。還讓我給姑娘帶話,說他記得姑娘九月裏生辰,會趕在之前回來的,還問姑娘有沒有想要的禮物,讓人去趟將軍府同他說,或是,直接同侯爺說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