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打場(第2/3頁)

連蔓兒回到西廂房,就將連老爺子的話告訴了張氏和連守信。

“你爺是個懂禮的人。”張氏就道,“快上炕吃餃子吧,就等著你了。”

原來一家人都沒動筷子,就等著連蔓兒回來一起吃餃子。還是自己的家人好啊,連蔓兒心中因為何氏而有的那一點不快,即刻就煙消雲散了。

吃完了飯,連蔓兒和連枝兒正在收拾收拾桌子,小七飛快地從門口跑回來。

“二伯娘帶著六哥,好像往咱們這來了。”

連蔓兒心中一動,一面讓小七去想法子攔一攔何氏,一邊和連枝兒加緊收拾,碗筷都不要緊,那剩下的餃子可得先收起來。

小七去攔何氏,不過是拖延了一點點的時間,但好在姐妹兩個手腳都快。等何氏帶著六郎進來的時候,飯桌上就只剩下一些空碗了。

何氏睜大了眼睛,四下踅摸了一遍。啥也沒發現,就拉著六郎在炕沿上坐了下來。

“他四嬸。你們今天包的餃子可真好吃。”何氏開口就道。

連蔓兒心想,看來是送過去的餃子,連老爺子不肯吃獨食,分給大家吃了。

“就是熬油剩下的一點油梭子,有啥好吃的。”張氏老實地道。

“咋不好吃,咱家都有半年沒吃餃子了。就是少了點,一個人分一個都不夠的。還沒嘗出滋味那,就沒了。他四嬸啊,我看見蔓兒摘了兩個倭瓜,你們包了不少餃子吧,也吃不了,就拿出一碗來,賞給你這個侄兒吃吧,你看把他饞的。”何氏就把六郎推了出來。

張氏不愛聽何氏的話,但是她看著六郎就心軟。

“蔓兒,你看還有沒有餃子。有的話就給六郎。”張氏向連蔓兒道。

張氏脾氣綿軟,愛面子,碰到何氏這樣沒臉沒皮的,只能吃虧。好在張氏還知道問連蔓兒的意見。

連蔓兒心中生氣。如果說是給六郎幾個餃子倒沒什麽,但是她不能慣下何氏的這個脾氣,否則以後就沒個安寧。

“娘,哪還有餃子啊,就那麽點東西,為了省出來孝敬爺和奶,我和小七都沒吃飽。”連蔓兒就埋怨張氏。

張氏當然知道還有餃子,但是連蔓兒這麽說,她總不能當著外人的面折了自己孩子的面子。

“她二伯娘,你看這……”張氏就有點歉意地看著何氏。

張氏這樣,何氏就覺得她逮住理了。

“她四嬸啊,你以前可不是這樣的人啊,咋一分家,就這麽狠心了,你們吃香的喝辣的,就忍心讓我們看著……”何氏巴拉巴拉地道。

“二伯娘,你說的什麽話,什麽叫做我娘心狠。”連蔓兒立刻沉下臉,“二伯娘你才是真心狠的。六郎是你親兒子,你真疼兒子,有錢買幾兩銀子的杭粉往臉上擦,足夠買上半扇豬肉,讓六郎吃個夠。”

大家的目光就都落在何氏擦的雪白的臉上。

“哎呦,你這個孩子,你還管我擦不擦粉。”

“二伯娘,你擦不擦粉我不管,就不知道六郎幾個心裏咋想你。還有,我娘沒招你沒惹你,你沒事編排我娘,我們這不歡迎你。”

連蔓兒抓起把笤帚,開始掃炕。

“她四嬸,你還不管管蔓兒……”何氏只好站起來,卻不肯善罷甘休。

“二伯娘,你這杭粉花了多少錢,奶一定很想知道。”連蔓兒不冷不熱地道。

何氏頓時沒了氣勢,氣哼哼地拉著六郎走了。

“蔓兒你這個脾氣,……可把她給得罪了。”張氏道。

“怕得罪她,我們就不用過日子了。這是她自己找的,要不得罪她,也容易,咱把自己的肉割了給她吃,就怕人家吃完抹抹嘴,還說咱的肉膻。”連蔓兒道。

“娘,我看對二伯娘這樣的人,就得像蔓兒這樣對付。”連枝兒表示支持連蔓兒。

“對,不能慣著她這個脾氣。”五郎道。

“以後這樣的事,都交給我們吧,娘你就別管了。”連蔓兒道。

……

秋高氣爽,連家收進來的高粱、糜子、花生都已經曬的幹幹的了,連老爺子決定開始打場,和村中的人商量定了,用的是村頭那個打谷場,這個打谷場是三十裏營子的人公有的,大家協商輪流使用。

先打高粱。將高粱一車車地運到打谷場上,將高粱捆打開,均勻地鋪在地上,然後就要用石碾子來回碾壓,讓高粱粒從穗上脫落,同時將高粱殼脫掉。石碾子有二百斤的,一百斤的,最輕的也有五十斤,越重的碾子一次碾壓過的面積也越大。家裏有牛馬的,就用牛馬拉著碾子轉圈,沒有牛馬的人家,就要用人力。

連家就是用人力,這絕對是個力氣活,也是分為幾個人一組來做。

這是打場,接下來還有一道工序叫做揚場。

脫粒後的高粱和高粱殼是混在一起的,沒有辦法一粒粒的分開,就要借助風,來將比較輕的高粱殼和比較重的高粱粒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