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烘幹(第2/2頁)

連蔓兒摸了摸小七的頭,眼睛裏都帶上了笑意。

小七這麽一說,大家夥的腦子也都跟著轉過彎來。

“這還真是個辦法。”連守信就笑道。

“咱們只有半天功夫,要烘幹五十斤花生,怕是得多燒點火。”連蔓兒就道。

“柴火咱有的是。”張氏就道。

連老爺子是勤快而且節省的人,地裏的一根草也是要收到家裏來的。那些高粱稈、花生秧子、大豆秧子、糜子杆,還有高粱茬子、糜子茬子,曬幹了,都可以作為柴火。連守信也是個閑不住的人,秋收過後,每天都會去附近山上撿拾樹枝,或是幹脆砍些樹枝回來晾曬,為的就是冬天家裏有足夠的柴火,老婆和孩子能夠不受凍。

找到了辦法,一家裏立刻就行動起來。連守信和五郎去抱柴火燒火,張氏和連枝兒就將炕頭的炕席都掀開來,連蔓兒和小七找來草紙、薄草席鋪在土坯炕上,然後才將濕花生均勻地攤開。

外面灶裏燒上了火,很快,炕就熱了起來,濕花生上就有水汽開始慢慢蒸發。

“咱這灶和炕,都是你三伯給盤的,燒點火就能熱上來,冬天可好了。你三伯比你爹都內秀著咧。”張氏就道。

連蔓兒點了點頭,照這個樣子,只要火夠,這五十斤的花生很快就可以烘幹。

“娘,爹說幹燒水太浪費柴火,咱煮點啥不。”五郎就從外屋探進頭來問。

“先燒一鍋水,夠咱一天喝的。”張氏就道。

“放點白糖,咱喝白糖水。”連蔓兒就道。他們現在的飲食以粗糧和菜蔬為主,而且都是純天然有機食物,而且每天屋裏屋外的忙活活計,根本就不用操心什麽血脂血糖問題,可以放心吃糖、吃肉,連蔓兒因此很開心。

“蔓兒,昨天不是還買了骨頭嗎,一會也燉了吧。”連枝兒提醒道。

“我去拔蘿蔔。”小七就道。

“小心點。”張氏看著小七躍躍欲試的樣子,她這小兒子最近臉蛋似乎圓呼了不少,“外面下雨那,你披上點東西,小心地下滑。”

“我也去。”連蔓兒見花生曬幹是沒問題的,心中頓時放寬了,就起了玩心。

“去吧,都小心點。”張氏就笑道。

連蔓兒就跑到外屋,打開屋門朝外面看了看,雨下的不算大,但是這樣出去,頭發、衣服還是會被淋濕,現在天氣又涼了,到時候感冒可就不好辦了。

還真得披點什麽。可是他們家沒有雨傘,也沒有雨衣,只有夏天遮陽的草帽。這可怎麽辦那。

“蔓兒,小七,來披這個。”五郎就站起身,從水缸後面的雜物架子上拿下來一條幹凈的麻袋,將麻袋底的那一端兩個角抓起來,對在一起,又將麻袋抖順。這樣麻袋就成了一個錐形的帽子,下面還披著一長條。五郎就將這錐形的帽子戴在連蔓兒的頭上,一條大約一米多長的麻袋,將連蔓兒的頭完全遮住,身子也遮住了一大半。

連蔓兒摸著自己身上這件簡易的麻袋“雨衣”,她是不是該稱贊勞動人民智慧多那。

很快小七也披上了一條麻袋雨衣。錐形的帽子尖尖的,披垂下來的麻袋片隨意中帶著點波西米亞的風情,如果臉上蒙上一塊布,這個形象,似乎有點熟悉,到底是什麽那,一時卻想不起來了。

小七已經跳著笑著跑了出去,還故意伸出手去接雨水。連蔓兒在腦子清醒過來之前,也跳進了雨裏,和小七一樣傻笑著。

“別玩了,你們倆。”連枝兒追出來,站在門口,看著連蔓兒和小七笑著斥道,“快去快回,別著涼。”知子莫若母,張氏就知道小七和連蔓兒肯定想在雨裏玩,就讓連枝兒跟出來囑咐她們。

“哦。”連蔓兒呆呆地應了一聲,這才發現自己的幼稚行為,肯定是小七總粘著她的緣故,她被小七給同化了。

連蔓兒和小七這才跑去後院,在菜畦梗上拔了三顆白蘿蔔,又跑回來,將蘿蔔洗幹凈了,切成大塊,放在骨頭湯裏一起熬。

等一鍋骨頭湯熬得濃濃的,屋裏炕上的花生也差不多幹了。

一家人忙擺上桌子,吃了午飯,然後將花生收進袋子裏,裝上平板車,上面蓋上草簾子遮雨,由連守信推著車,連蔓兒、五郎、小七一起就往鎮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