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耮忙(第2/2頁)

“也不是啥金貴的東西,這些果木、蘑菇和木耳就是山上長的,這雞蛋是家裏的雞下的。這些,都是給我外孫和外孫女們吃的。”李氏就道。

“娘,我們現在過好了,你別總惦記我們。”張氏就小聲地道。

“得了,咱去上房看看吧。”

李氏喝了一杯紅糖水,就讓張氏從每個籃子裏各撿了些水果出來,另外裝了一個籃子,又拿了一個尺頭,就到上房來了。

連老爺子、周氏、連守仁和古氏等都迎了出來,將李氏請到上房東屋坐了。

大家自然是寒暄了一番。

“這尺頭是給花兒添箱的,這籃子果木,給親家嘗嘗。”李氏就道。

“花兒姐那?”連蔓兒就問。李氏來給連花兒添箱,連花兒卻到現在還沒露面,連蔓兒心中就有些不滿。

“她剛才還說要來給姥姥磕頭。”古氏忙陪笑道,“這孩子,要嫁人了,害羞那。我這就叫她去。”

“小姑娘家可不就是這樣,我們是過來人,最明白不過了。”李氏就笑道。

古氏出去,一會功夫,果然帶著連花兒過來,給李氏行了禮。大家還沒說幾句話,外面就又有來送禮的了,古氏的娘家也來了人,李氏陪著說了幾句話,就往西廂房來歇著。

沒多久,何廚子就來了,周氏就打發了連秀兒來叫張氏。

“娘,你看,我得去幫忙,沒空陪你說話了。”張氏對李氏道,“這人來人往的,你也歇息不好。”

“你家的事,我來的時候就想到了。你忙你的吧,讓孩子們陪我說話就行。”李氏道。

……

鄉下辦事情的規矩,許多菜色都要提前一天做好,這樣第二天才能夠按時地安排席面。比如說丸子必須要提前炸好,扣肉、還有一些炒菜也要提前一天過油,也就是做的半熟,第二天開席之前再下鍋蒸一蒸、炒一炒,就可以端上席,而且絲毫不影響菜肴的美味。

何廚子來了,就要開始準備做菜。隔壁的春柱和春柱媳婦,吳玉昌和吳玉昌媳婦,另外還有幾個和連家交往的人家的年輕小夥子和媳婦都陸續地來了。他們都是來耮忙的。

鄉村人家辦酒席,自家人多是忙不過來的,需要許多人手幫忙,就有相處的好的人家會來幫手,這就叫耮忙。一家人辦事情,來耮忙的人越多,說明這家人人緣好,在人前越有面子。

連老爺子在村中人緣不錯,因此來耮忙的人很是不少。

大家就忙碌開了。連守義連同二房的幾個半大小子,帶著同村的幾個年輕人,就負責借桌椅、碗筷。張氏、何氏、趙氏、春柱媳婦等幾個年輕的媳婦則是負責給何廚子打下手,也就是摘菜、切菜這些活計。

能來耮忙的,多是手腳勤快,性子開朗的年輕媳婦,大家一邊幹活,一邊嘻嘻哈哈地說笑。何廚子挽起了袖子,正在拌炸丸子的面和餡料。

院子裏人來人往,笑語不絕。連蔓兒對鄉下操辦事情心中很是好奇,就也跟著忙前忙後湊熱鬧。

等到太陽偏西的時候,大家的活計就都做的差不多了,何廚子已經炸好了丸子,又炒了幾道菜出來。晚飯的時候,張氏、趙氏幾個就做好了飯菜,留何廚子,還有耮忙的人吃飯。

晚飯依舊是高粱米飯,一盆燉豆腐,一盆肉片咕嘟幹豆腐,一盆炒豆芽,菜式簡單,但是分量十足,一般辦事情除了正經的席面之外,也就是這樣幾道菜了。何廚子是不做這些菜的,都是張氏掌勺。

大家吃好了飯,在上房坐了一會,才回到西廂房,李氏和張氏娘兩個坐在炕上,似乎有說不完的話。

連蔓兒幾個孩子在屋裏坐不住,就走到外屋來。

“姐,我聞見扣肉的味,還有炸丸子的味了。”小七抽了抽鼻子,沖連蔓兒道。

“明天咱就能吃著了。”連蔓兒道。

“奶說不讓咱坐席。”五郎道。

“蔓兒姐,你來看。”連葉兒站在屋門口,朝著連蔓兒招手,小聲叫道。

“啥事?”連蔓兒走過去,順著連葉兒的手指,就看見外面已經黑了下來,一條人影正沿著窗跟,往大棚裏溜去。

“啊!”連蔓兒忍不住驚叫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