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眼紅(第2/2頁)

連蔓兒就看了一眼五郎。五郎最愛念書,聽連老爺子這麽說,一定高興。可是讓連蔓兒不解的是,五郎臉上並沒有半點喜色,反而微微皺起了眉頭。

連蔓兒她們每天跟著連老爺子學習,卻也沒有放下家裏的活計。酸菜作坊辦的很順利,現在除了給武仲廉名下的酒樓、作坊供貨,還有縣城、甚至外縣的酒樓和飯莊來向她們買酸菜。另外,還有一些小販,也從她們這裏買了酸菜,然後拿到各個集市上去賣,當然價格就比當初連蔓兒在鎮上賣的時候高了一些。

作坊開了十天,就有來幹活的媳婦想領工錢。

“不是說好了,月底給嗎?”連枝兒道。

“是二蛋媳婦,說是她妹夫在哪個村一個作坊裏幹活,幹了一個月,最後沒得著工錢。”張氏道,“二蛋媳婦跟我說,不是她信不過咱,是她婆婆,說要是拿不回去工錢,就不讓她來幹了。”

這個年代大多數開小買賣的都講究誠信,不過難免也有一些例外的情況,像這種做工最後卻得不著工錢的事,也不是沒有。

“娘,你想咋辦?”連蔓兒就問。

“我就是想和你們商量商量,要按我說,明天我就把她這幾天的工錢給她。”張氏道。

“給就給吧,到月底也是這麽回事,咱還能賴她的工錢。”連守信道。

“娘,要不,明天就把大家夥的工錢都發了吧。”連蔓兒想了想,說出了自己的意見。“咱現在跟武掌櫃那邊,都是三天結一次賬。別人來買酸菜,也都是拿現錢。咱幹脆每十天給大家夥結一次工錢,不用等月底了。”

作坊的本錢並不大,還有武掌櫃那一吊錢作為周轉,現在已經完全周轉開了,每十天給來做工的媳婦們工錢,作坊是辦的到的。

就是幾文錢,在鄉村人家眼裏也是很看重的。縮短結算工錢的周期,讓幹活的媳婦們早點拿到工錢,這樣不僅能夠消除她們的顧慮,同時還能更大的鼓舞她們幹活的積極性。

“蔓兒說的不錯,要是我,我也想早點拿到工錢。”張氏道,“那咱就這麽辦吧。”

“娘,你不是說想多招幾個人,等下不用你去找人,就有人自己來找咱們。”連蔓兒又道。

第二天,來作坊幹活的媳婦們就拿到了她們這十天的工錢,按照她們幹的多少,從五十文到八十五文不等。

這下子媳婦們都樂開了花。

轉天,就有三十裏營子,還有外村的年輕媳婦不斷地找到連家來。進門就和張氏攀關系,問作坊裏還要不要人,她們也想來做工。因為現在酸菜的訂單更多了,張氏也正想再多找些人幫工,就在過來的媳婦裏挑了幾個,讓她們明天來上工。

“前兩天我還有點發愁,怕找不著合適的人。誰想到,今天就來了這老些人,挑都挑不過來。”吃晚飯的時候,張氏帶著笑意說道,“我看照這樣,明天還得有人來。”

“這還不是因為看見咱發工錢痛快!”連蔓兒笑。嘴上說的天花亂墜,哪裏比得上實實在在的銀錢到手那。

“那倒是。”張氏點頭。

“對了,娘。”連蔓兒想到今天那些媳婦跟張氏攀交情的場面,就想提前給張氏打個預防針,“咱作坊可不養閑人,咱只要能幹的人,是不是親戚,有沒有交情,這些都不管。”

“我知道。”張氏扒飯,“咱的作坊養不起閑人。”

“這不是養得起養不起的事,咱就不能養。”連蔓兒道,“娘,我知道你心軟,可這事不能馬虎。”

“嗯。”張氏點頭。

一家人剛吃完飯,張氏將碗筷都收拾利落了,正要趁天沒完全黑,做點針線,連秀兒就走了過來。

“四哥,四嫂,爹和娘讓你們過去。”

連守信和張氏自然答應了。連蔓兒正閑著沒事,就也跟著到上房來。

上房屋裏,除了連老爺子、周氏和連秀兒,連守義和何氏也在。

“你們缺人幹活是吧,就讓你二嫂和秀兒去吧。”周氏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