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沈老夫人(第2/2頁)

連守信忙上前走了兩步,躬身施禮。

“見過親家太太。”

連蔓兒、五郎和小七也忙給沈老夫人見禮。

“老夫人,這是我爹爹,在連家排行第四。我叫連蔓兒,這是我哥哥連繼宏,我弟弟連繼賢。”連蔓兒屈膝福了一福,一邊脆生生地道。

沈老夫人臉上露出笑意,就叫免禮。旁邊有丫頭過來,引著他們四個在座位上坐下。沈老夫人又吩咐人端上熱茶和各色點心來。

“來的冒昧,還請老夫人……別見怪。”連守信道。

“哪裏,都是親戚,就該時常走動。”沈老夫人道。

連蔓兒挨著連守信坐了,她心裏想,依照位置,這裏應該是前院。沈老夫人才能夠內宅出來,在這裏見她們,應該是石太醫的功勞。她們是石太醫用馬車送過來的,沈老夫人出自沈家旁支,石太醫與沈家嫡系是正經的姻親,自身又是很有名望的神醫。不管怎樣,沈老夫人都是要給石太醫面子的。

看沈老夫人打量他們的眼神,一定是在猜測他們的來意,還有和石太醫之間的關系。

連蔓兒猜的沒錯,沈老夫人現在,心裏有些迷惑。

剛才她正在後堂歇息,外面的人進來回稟,說是石太醫用馬車送了連家的幾個人來見她。連家有人來她並不吃驚,娶了鄉下的媳婦,媳婦的父親還有幾房沒分家的兄弟,她有被打抽豐的心理準備。

她吃驚的是,連家人怎麽會認識石太醫,還能勞動石太醫派人用車送過來。石太醫的為人她有所了解,是不耐煩應酬的。這就更加奇怪了。

不過,既然石太醫出面,無論來的是誰,她都是要親自見一見的,不僅要見,還要給足面子。

這就是為什麽,她會從內院出來,到偏廳迎候的原因。

“親家四老爺,今年的年景可還好?”沈老夫人笑著問道。若連守信是來打抽豐的,那她就先提了話頭,讓他容易開口。

“老親家太太惦記,今年的年景還不錯。”連守信老實地道。

“老夫人,我們這次來,是我爺和我奶,打發我們來,給老夫人您請安。”連蔓兒笑著道,“我爺跟我們說,我們連家人,靠自己做活吃飯,安安穩穩。可不能想著天下掉餡餅,不勞而獲。”

沈老夫人笑了笑,又將目光落在連蔓兒身上。這小姑娘很聰明,聽她說話,竟不是來打抽豐的!

那麽僅僅是來給她請安的?當然不是。饒是沈老夫人精明過人,一時也猜不出他們的來意。

“你是叫蔓兒,好名字。今年幾歲了。”沈老夫人問連蔓兒。

“勞老夫人動問,我今年十歲了。”連蔓兒笑著答道,“我們鄉下人不會講話,老夫人您可別笑話我們。來的時候,我爺囑咐了我們些話,我記性最好。”

沈老夫人哦了一聲,明白連蔓兒的這是向她解釋,她的話是代替連老爺子說的。這就有些意思了。連家的人,她只見過連守仁和連繼祖,那時就想,連家雖是莊戶人家出身,養的兩個讀書人倒都是一表人才。今天看見連家四房的人,才發現,連家的好相貌,並非是那兩個讀書人專有。

“小嬋,去請三奶奶出來。”沈老夫人吩咐道。

那鵝蛋臉的大丫頭答應一聲就出去了。

沈老夫人一面和連蔓兒說話,一面打量連家四房這幾個孩子。

這三個孩子,雖然都還沒長成,但只看那眉眼和身架子,就能判斷出,以後肯定都是儀表不俗。更讓她贊賞的是,這三個孩子,眼神都非常幹凈,而且有神。坐在那裏大大方方,一看就是有良好的家教。

尤其是說話的,這個叫連蔓兒的小姑娘。只十歲的年紀,卻眉目如畫,單看這一張臉,長大了就定然是個美人。更可喜的是,說話聲音清脆,態度不卑不亢,沒有故意咬文嚼字,說的鄉村土語卻不粗鄙,聽起來古拙可愛。

只是身量還沒有長足。沈老夫人又看連蔓兒的打扮,連蔓兒今天穿的是黃底紅花的小襖,系的是同色的棉裙,腳下是一雙紅色的棉鞋。衣裙和鞋子上都繡的都是肥貓撲蝶或是滾線團的圖案。

看那針腳和繡功,這孩子有一個巧手,而且慈愛的母親。

只可惜,是一雙天足。十歲了,再纏足,只怕是晚了。

仔細看了連蔓兒的腳,沈老夫人的眼中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惋惜神色。

正說到連老爺子的身體,就聽見外面小丫頭稟報:“三奶奶來了。”

連蔓兒扭過頭,看見連花兒扶著兩個丫頭的肩膀走了進來,不由得吃了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