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買年貨(一)(第2/2頁)

一家人商量了一會,最後決定買五斤大米、再加上兩斤白酒。

莊戶人家誰也沒有什麽的閑錢。三十裏營子,像他們這樣分家出來,在一個村裏住的,有的做爹娘的好幾年也看不見兒子的一點東西。五斤大米、兩斤白酒,單獨拿出一樣來,都是上上等的禮了。

連守信見張氏和幾個孩子在給連老爺子和周氏買年禮這個問題上,都這麽痛快,心裏格外的熨帖。

“給我姥和我姥爺的禮,是不是也先預備著。”連蔓兒就提醒道,年前有一個集,之後正月裏很多買賣都不開張,怕有些東西到時候難買。

“是得先預備著。”連守信忙道,“我也正想說這個事。”

然後連守信就問張氏,要給嶽父、嶽母買啥。

“就跟給上房的一個樣吧。”張氏道。

“再添點吧。”連守信想了想,“今年咱沒少讓老人家操心。再說,咱離的遠,平時有啥事咱也關照不到。過年這年禮,得厚點。”

“聽你的。”張氏道。連守信這樣說,她心裏也覺得很熨帖。

“十斤米,十斤面咋樣?”連蔓兒提議,“我姥爺愛喝葡萄酒,咱家還有,就再加一小壇葡萄酒。”

“行。”連守信點頭。

“太多了吧。”張氏道。

自然沒人聽張氏的,連蔓兒笑著在年貨的單子上又添了兩筆。先這樣準備著,到時候連守信和張氏要去看張青山和李氏的時候,還可以再現添些東西。

“差不多了吧,還有啥沒想到的。”連守信道。

“嗯。”連蔓兒眼珠轉了轉,就盯住連守信看。

“蔓兒是還想要啥東西,讓爹給你掏錢?”連守信不傻,立刻反應了過來。

“不是我。”連蔓兒搖搖頭,“爹,過一大年了,你就不給我娘買點啥?”

張氏臉紅,連守信傻笑。

“我娘頭上光禿禿的。”連蔓兒提示道。

張氏原本很有幾件首飾的,這些年都消耗掉了。分家以來,都忙活著過日子,誰也沒往這方面想。

“爹,你給娘買個簪子吧。”連枝兒和五郎都笑。

“買,肯定買。”連守信道,同時有點小慚愧,這事他早該想到,卻被幾個孩子想到頭裏去了。

“爹,你出錢,讓我娘挑自己個兒喜歡的買。”連蔓兒就道。

“行。”連守信道,似乎他今天說的最多的一個字,就是行。

連蔓兒就又在賬本上添了一筆,連守信在後面畫了圈。

“要不這樣吧,”張氏想了想,就道,“今年咱也有了點閑錢,枝兒和蔓兒還一件首飾頭面都沒有,咱不多添,一人先添一樣,明年日子更好過了,咱再添。”

富裕的人家,閨女的首飾頭面每一年都要增添,到長大成親的時候,就自然成了陪送的嫁妝。張氏不想虧待自己的閨女,就也想著,趁著家裏條件好一些,能置辦一件是一件。積少成多,不能太苦著自己的孩子。

這天,連蔓兒一家早早地關了早點鋪子,推上家裏的平板車,到青陽鎮趕集買年貨。

今天年前的最後一個大集,來趕集的人真的可以用摩肩接踵來形容,大人孩子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氣。

連蔓兒一家人先進了金銀首飾鋪子,這也是一家老號。不過畢竟是鎮上,規模比縣城、府城那些大地方的銀樓小了許多。櫃台上擺了一些金銀首飾,如果不喜歡這些,還可以在店裏定做。可以自己拿金銀來,鋪子只收加工的費用,或是用鋪子裏的金銀,也可以。

“娘,你看喜歡哪個?”連蔓兒就先拉著張氏看簪子。

“都挺好看,隨便買哪個都行。”張氏看了看,連蔓兒指給她看的簪子最便宜的也要五六錢銀子。

“爹,你來幫娘挑一個。娘,你別怕花錢,給你買東西,爹不心疼。”連蔓兒就道。

旁邊有客人聽見連蔓兒這麽說話,都笑著扭過頭來看他們,結果連守信和張氏這對老夫老妻,頓時都紅了臉。

張氏想挑素簪,因為便宜。連蔓兒不同意,覺得簪子當然要買漂亮的。她挑了一根鎏金的鳳尾銀簪子,重四錢,鎏金和鳳尾都很精致,要價是五錢銀子。張氏也很喜歡,就是有點心疼錢。

挑完了張氏的,連枝兒和連蔓兒手拉著手,一邊看櫃台裏的首飾,一邊商量她們要買點啥。連枝兒是節省的性子,覺得家裏雖然掙了點錢,但日子才剛剛好過一些,她們不能大手大腳。

“蔓兒,咱倆就一人買對銀丁香吧。”連枝兒就和連蔓兒商量。

一對銀丁香,最小、最簡單的款式最便宜,不過四十文錢。

連蔓兒有不同的看法,金銀都是硬通貨,買好一點的,平時做裝飾,有事時還能應急。

“姐,咱就一人買一對丁香,不過不要這銀的,咱買那對金的。”連蔓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