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連蔓兒又有新點子(第2/2頁)

連蔓兒撫額,她覺得周氏就是心裏明白這些,所以才對趙氏他們三口人時時的敲打。

“講啥也是白講,讓你奶罵罵,她心裏痛快了,就完事了。”趙氏息事寧人地道,“你要跟你奶嗆嗆起來,肯定就沒完沒了。我不怕別的,就怕她不讓我去你四嬸那幹活了。”

“雖說是掙錢也到不了我手裏,每天去鋪子裏幹活,我這心裏起碼能松快半天。”略頓了頓,趙氏又道。

“可不是,咱在我四嬸那,還能吃飽飯。”連葉兒垂下頭來。

連蔓兒就讓趙氏和連葉兒到她們屋裏坐。

進了屋,連守信、張氏和連枝兒都在。

“三嫂、葉兒,來炕上坐著。”張氏忙就招呼道,“她奶罵的話,你別往心裏去。這些事,咱大家夥,還有左鄰右舍地,心裏都明白。”

連蔓兒就拉著連葉兒上了炕,在張氏身邊坐了。

“娘,今天你咋沒出去,幫我三伯娘說話那?”連蔓兒笑著問張氏。

“這孩子,你還逗你娘了。”張氏嗔了連蔓兒一眼,“你當你娘就那麽傻。事情在那明擺著,你奶故意找茬。我要是出去一說話,向著葉兒和她娘,你奶本來打算罵一句,就得再多罵三句。這半天都不能消停。”

一屋子的人都笑了起來,大家知道,張氏說的是實情。

“他三伯在山上幹的挺好?”張氏就跟趙氏閑話家常。

“……挺好的,有個李師傅,人特別好,願意帶他。那衣裳就是李師傅的。”趙氏就道。

“那些人來這幹活,家都離的挺老遠的。這些男人也就幹點粗活行,粗手大腳的,會洗衣裳的少。就是洗也洗不幹凈,還能把衣裳給你洗壞了,更別說縫補了。”張氏同情地道。

“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日難。”連守信也點頭道。

“咦!”連蔓兒聽的一拍手。

一屋子的人就都扭過頭來看她。

“咋地啦,蔓兒,這一驚一乍地。”張氏就問。

“娘,我想到個掙錢的法子。”連蔓兒就拉住張氏的手,“山上像李師傅這樣的人,肯定不老少。咱開個洗衣裳的鋪子吧,收了他們的衣裳來洗,還有縫補。”

“我聽說,城裏就有人靠著給人洗衣裳、縫補衣裳,能養活一家子那。”連蔓兒見沒人應聲,忙又加上了一句。

其實大家沒有應聲,並不是反對連蔓兒的主意,而是他們沒反應過來。

“咋樣,咋樣?”連蔓兒覺得自己想到了好點子,急著讓眾人認可她。“咱也不用另外開鋪子,誰有衣裳要洗,就讓他送到咱的早點鋪子裏來。咱自家人要是忙不開,咱就負責收衣裳,發給村裏的人洗。”

“蔓兒姐這個主意好。”連葉兒第一個贊同道。

“別說,這事還真行。”張氏想了想,就道。

“我看也行。”連守信道,“這個不用本錢,有人送衣裳來咱就洗,沒人送,咱也不虧錢。”

連守信性格沉穩,缺乏商人冒險投機的精神,遇事總是想著先不虧錢。張氏喜歡連守信這樣的性格,覺得跟著這樣的男人,就算沒有富貴,但日子過的安穩。

“咱說幹就幹,”連蔓兒就道,“哥,咱也寫幾張招貼,一張貼咱們鋪子門口,再往山上貼幾張。”

“行。”五郎答應了,就去拿紙筆。這幾個月,五郎在學業上大有長進,已經有信心寫這樣的招貼了。

“有這個招貼,明天咱在鋪子裏再跟來吃飯的那些人宣揚宣揚,再讓我三伯在山上宣揚宣揚,這生意就能自己個上門了。”連蔓兒自言自語地道。

“蔓兒,咱這價格咋定?”五郎拿著筆,問連蔓兒。

“價格啊,肯定不能貴了。”連蔓兒就道。

大家商量了一番,最後決定,一件衣裳洗加上縫補,只要一文錢。

“只洗不縫,也是這個價?”連枝兒就問。

錢不好賺,蔓兒她們只能從小錢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