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發難(第2/3頁)

這個時代地主租土地給人種,在交付土地之前,是要先收取押金的,這是怕到秋收的時候,租地的人逃租,或者租地的人不好好耕種,讓土地荒廢,而使地主蒙受損失。這押金還不少,一般比地租還要多一成以上。連家現在是這樣的境況,如果要交押金,是很有些困難的。王家不收押金,連老爺子松了一口氣,對王家很感激。

“爹,這些地,到時候要交多少地租子?”連守信又問道。

“……每畝田地租一百七十斤。”連蔓兒看著契紙說道,“這裏寫著,中上等田三十畝,地租每畝一百七十斤。”

“沒錯。”連老爺子點了點頭。“那地我都去看過了,比咱家的地還好點。這一年好好侍弄,秋下每畝能打個三百斤左右的糧食。交了租子稅糧,咱還能有一百斤的撈頭。王舉人家是少有的仁義人家,這地租在咱這一個縣,都能算上是最低的。”

這個時代,田地是貴重的財產,地租很高。有地七勞三,也就是說土地的收成,地主要七成,而出力耕種的佃戶只有剩下的三成。更高些的,還有地八勞二,也就是說佃戶只能占有土地收成的二成。

王家租給連老爺子的是中上等的好田,按畝產三百斤來算,他只收了五成六的租子。不管在什麽地方,這樣的租子都算是很低的了。

但即便是這樣,佃戶們還是要上交多一半的土地收成,自己只能留下少一半。

佃農很辛苦,土地很珍貴,做地主是很有前途的。看了這樣的租約,連蔓兒覺得自己做個小地主的目標,簡直是定的太正確明智了。

“我聽說,王家好像有家訓,地租要比別人家低兩成。”連守仁這時插話道。

“這是造福鄉裏的事,人家行善積德,能家大業大的,這不是沒道理的。”連老爺子嘆了一口氣道。“咱家以前收租子,也是比照的王家,那時候,好多人搶著要來租咱家的地……”

說到這,連老爺子啞了聲音,沒有再繼續說下去。

“爹,等我……”

連守仁的話只開了個頭,就被連老爺子擺手打斷了。

“……我看繼祖的火候差不多,這兩年肯定能種。”連守仁又道。

連老爺子吧嗒吧嗒抽著旱煙,沒有說話。就算連繼祖火候到了,也要先考個秀才、憑上個優等,領的廩米也只夠他一個人的口糧。從秀才而到舉人,這期間要多少年的苦讀暫且不說,這花費,想想連守仁這些年用去的錢,連老爺子的心就翻了個個。

連老爺子心裏何嘗沒計算過這個事情,要供連繼祖讀書,就算是一家人再勒緊褲腰帶。怕也艱難。而且,這一大家子人,會願意供連繼祖嗎?今時不同往日了!

“繼祖那,咋沒在家?”見連老爺子神色頗有些黯然,連守信就想岔開話題。“私塾裏不都放假了嗎,聽說……”

連守信說到這,意識到他或許說了什麽不該說的話,立刻緊急刹車,停住了話頭,因為到了春耕的時候,不管是私塾裏的學生還是先生,家裏都是正用人手的時候。青陽鎮這座私塾有一個傳統,就是每到春耕和秋收的時候,都會放幾天的假,讓先生和學生們都能回家去幫忙種地、收割。

這也算是一種人性化的安排。不只青陽鎮的私塾有這個傳統,其他村鎮的私塾也都是如此。倡導耕讀傳家,耕種是要排在讀書前頭的。

私塾放假,也包括連繼祖所在的高級班。連繼祖作為連家的長孫,現在本應該和連守仁、連老爺子一起商議春耕的大事。

連守信知道連老爺子對連繼祖的感情,所以才說起連繼祖,是想讓連老爺子高興些。可話說了一半,連守信才想起來,連繼祖是個不慣、也不喜農事的。聯想以前還沒分家的時候發生的種種事情,連繼祖不在家,很可能是借故要逃避春耕幹活。

想清楚這些,連守信非常後悔說了這些話,不僅不能讓連老爺子稍微高興一些,反而更添煩惱。他忙用眼睛朝張氏和幾個孩子示意,希望她們能把他這個話頭再岔開。

張氏倒是想幫忙,可她並不是個善於言辭的人,也習慣了在男人們商量事情的時候保持沉默,所以一時想不出什麽話頭。

至於連蔓兒、五郎和小七,三個孩子好像沒看見連守信的示意一樣,齊刷刷扭頭,然後,三顆毛茸茸的小腦袋就都湊到連蔓兒手裏的契紙上,做認真研究狀。

連守信很尷尬,只得幹咳了兩聲。

“繼祖就要考試了,可和五郎和小七不一樣,少念一天兩天的書都沒啥事。”連守仁接過了話頭,一本正經地說道,“這事昨天繼祖就說了。繼祖的先生對繼祖這孩子很看重,讓他這一年都不能松勁兒。這幾天,別人放假了,繼祖不能偷懶。繼祖的先生把自己在私塾裏的屋子借給了繼祖,讓他趁這幾天,好好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