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秋涼

一大清早,天氣有些微涼,連記的生意卻是分外的紅火。一入秋,連記的食譜隨著季節有了些微的調整。主食沒什麽變動,只是粥從夏天的綠豆粥換成了小米粥,湯也從海木耳湯換成了蘿蔔絲大骨湯。

隨著太陽越升越高,早晨的涼意也漸漸消散,露水也跟著收盡了。

連蔓兒就和連枝兒兩個一人提了個一只籃子,從鋪子裏出來,到後面的菜園子裏摘豆角。如今正是扁豆角大批下來的季節,藤蔓上一串串青翠欲滴、肥肥嫩嫩的扁豆角散發著獨特的香氣,還有白紫相間的豆角花一簇簇地開著。

連記裏請了足夠的人手,有張氏和連守信照看著就足夠了,因此姐妹倆都已經不用在鋪子裏幫忙了。

一會的工夫,姐妹兩個就摘了滿滿兩籃子的扁豆角。

這個並不是摘來現吃的。

回到鋪子的後院,連蔓兒拿了大木盆,打來水,將兩籃子扁豆角都洗了一遍。這個年代,空氣汙染幾乎沒有,莊戶人家種田種菜也沒有農藥,因此長在藤蔓上的扁豆角非常幹凈,稍微漂洗一下就可以了。

連枝兒搬了菜墩和小板凳來,姐妹倆就一人一把菜刀,坐在板凳上一邊說笑,一邊切豆角絲。

切好的豆角絲,要均勻地攤鋪在席子或者簸箕裏,放到太陽底下暴曬。等將豆角絲裏的水分都曬幹了,再用布袋子將豆角絲收起來,存放在陰涼幹燥的地方,這是留著冬天沒有新鮮蔬菜的時候吃的。

要曬出一斤的豆角絲,大約需要十斤的鮮扁豆角。

曬菜幹,說起來似乎沒什麽技術含量,但是也只有勤快、會過日子的莊戶人家的大姑娘和小媳婦這麽做,為了到冬天給家人的飯桌上增添一些菜肴。那些懶一點的人家,就少有這麽做的。反正到了冬天,還有足夠的土豆、大白菜可以吃。

切了兩籃子扁豆角,連蔓兒又拿了鐵鎬,去菜園子裏刨了兩籃子的芥菜疙瘩回來。芥菜疙瘩和蘿蔔相似,也是埋在地裏的塊莖,它味道微辣、澀,還有一點點的苦。

雖是如此,加工好了,芥菜疙瘩可是一道美味。

三十裏營子的莊戶人家最慣常的,是將芥菜疙瘩腌制成鹹菜。

用芥菜疙瘩腌制鹹菜也有兩種方法,第一種非常簡單,就是將芥菜疙瘩清洗幹凈,晾幹水分,然後扔進大醬缸裏,腌制一段時間,入味後,就可以吃了。

第二種方法就是和白菜、蘿蔔等一同下缸,用鹽水腌制一個冬天。第二年開春,撈出來烀熟了,其苦、辣、澀味全消,只剩下引人食欲的鹹香。

現在還不到腌鹹菜的時候,連蔓兒刨出來這些芥菜疙瘩,也是要切了曬成菜幹的。

芥菜疙瘩切成細絲,如扁豆角絲一樣暴曬,然後收起來。到冬天,只要用水泡開,下鍋裏炒一炒,這芥菜絲就軟嫩可口,而且營養價值很高。

連蔓兒雖然也愛吃腌制好的芥菜疙瘩,但是她知道,腌制的食品吃多了不好,因此更傾向於曬芥菜絲。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芥菜疙瘩裏的營養,而經過晾曬也同樣可以去除芥菜疙瘩的苦、辣、澀。

芥菜疙瘩纖維含量極高,對治療和預防便秘有奇效,也是眼疾的食療佳品,另外它還能夠預防癌症。

所以,不要小瞧莊戶人家飯桌上這些好像不起眼的小菜,大自然面前眾生平等,而有的時候,我們腳下的土地,更偷偷地偏疼著那些沒有隔閡地生活在它的懷抱裏的種田人。

等太陽快升到正當空,外面熱起來的時候,連蔓兒和連枝兒就收了工,回到鋪子裏。

鋪子裏已經打烊了,張氏和連守信正帶著人收拾。

連蔓兒直接進了裏屋,連守信隨後也跟進來。連守信數錢,連蔓兒記賬。等將今天的收支都算清楚了,五郎和小七也從私塾放學回來了。

兩個孩子身上背著書包,一人胳膊上還挎著一個籃子,籃子裏是野菜和野草。

放下書包和籃子,小弟兄倆都自己找活幹。

五郎提了兩個籃子,野菜要剁了,加上糠皮喂雞,野草是給小黃牛加餐的。

小七則是另外拿了一個籃子,跑去雜樹林撿鴨蛋。

張氏這個時候已經帶人收拾停當了,夥計們都告辭走了,只剩下趙氏和連葉兒,就開始準備自家晌午要吃的飯菜。

將油倒入大鐵鍋裏燒熱,放入蒜瓣、再倒小半碗大醬進去,油在鍋裏就滋拉滋拉地響起來,這醬、蒜爆鍋的香氣順著風,一下子傳出去老遠。然後將去了皮切好的土豆塊和去了筋的扁豆角下鍋,飛快地用鏟子扒拉一會,再倒入清水,將鍋蓋蓋上。燒火燒到開鍋,再悶一會,一鍋香噴噴的土豆燉扁豆角就可以出鍋了。

放上飯桌,擺好碗筷,連蔓兒一家,再加上趙氏和連葉兒都在桌子邊坐下,開始吃晌午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