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姐妹(第2/2頁)

直到第二天上午,魯先生才從縣城回來,說是晚上多喝了幾杯,就住在縣城。大家這才放心。

過了八月十五,莊戶人家又忙碌了起來。三十裏營子的兩個打谷場上,每天都不斷人。連蔓兒家今年有了自己的打谷場、置辦了大石碾子、小石碾子,新木鍁都添了三把,又雇了三個短工,由連守信帶著在打谷場上做活。

打谷場上的活,張氏和幾個孩子就都沒有沾手。

不過,她們誰也沒閑著。

連蔓兒尤其忙,她要算鋪子裏每天出入的賬目,定做的家俱陸續送來了,她也要跟著驗看,再給工匠們結算工錢。

打谷場上的活計做完了,連守信又召集人手,繼續修建新房。一應銀錢,都是從連蔓兒這支取。因為到了最後,也是最關鍵的階段,銀錢真的像流水似的每天從連蔓兒手裏流出去。

好在她家現在積蓄足夠,鋪子每天的進項也不少,雖是銀錢如流水,也不覺得有什麽艱難。

除了這些,連蔓兒一有空,還會叫上連葉兒下地去耮花生、拾谷穗。五郎和小七放學後,有時間也會跟著一起去。

這天吃過了早飯,連守信又支取了一筆琉璃窗的銀錢走了,連蔓兒才閑下來。

“小七,”連蔓兒招呼小七,今天又趕上私塾休沐的日子。“走,跟我去二丫家,咱去把貓抱回來。”

小七聽說是這事,樂的顛顛地跑過來。連蔓兒就提了個籃子,一手拉著小七,姐弟倆溜溜達達往二丫家來。

二丫家住在連家老宅後一趟街上,也是五間房子的一個大院。

連蔓兒和小七走進外屋,二丫正拿了個碗出來,打算舀飯喂貓,看見他們來了,就忙招呼兩個人進屋。

“大姨奶。”連蔓兒和小七進了屋,先跟炕上坐著的老人問好。

“蔓兒和小七來了,快上炕坐。”二丫的奶奶忙笑著招呼道。

二丫的奶奶,和周氏是堂姐妹。這兩姐妹,都是白凈的面皮,周氏的臉略寬,二丫奶奶的臉略窄,不過兩個人的眉眼間卻頗有些相似。

連蔓兒和小七就在炕沿上坐了,連蔓兒從籃子裏取出個紙包,遞給二丫。

“前個兒買的蝦皮,你給貓拌飯吃吧。”

“行。”二丫就接過紙包,打開來,將蝦皮倒進碗裏一些,又拿筷子和米飯拌勻了,給趴在炕梢的貓端了過去。

莊戶人家,誰家的貓、狗下了崽,自家又養不了那麽多,就會送人,或者誰想要,都可以去要。沒人會收取任何的費用,連蔓兒家和二丫家算是親戚,來往的不錯。那蝦皮,就是連蔓兒出門的時候突然想起來,讓二丫家的大貓給小貓多喂了這些天的奶,該給人家大貓改善改善夥食。

二丫家的大貓,正趴在炕梢,身邊偎著一只小貓,正是留給連蔓兒家的。小七一進門,眼睛就在那只小貓的身上黏住,再也移動不開了。二丫過去喂貓,小七就跟了過去。

連蔓兒也想過去,她的眼睛也有些離不開那只小奶貓,不過,二丫的奶奶卻拉住了她說話。

“蔓兒啊,你爺和你奶走了有倆月沒,往回捎信了沒?”

“往回捎信了。”連蔓兒就道。

連老爺子、連守仁一行人離開三十裏營子,先是去縣城住了兩天,然後才上路,奔了太倉縣。到了太倉縣之後,安頓下來,連老爺子就給了連守信和連守禮寫了一封信來。

“都挺好的吧,在那邊住的習慣不習慣啊?”二丫的奶奶就又問。

“都挺好的,說比咱這熱。住縣城衙門裏,都做了城裏人,比咱在村裏強的多,還能有啥不習慣的。”連蔓兒就道。

連老爺子在信上,說一切都好,只是字裏行間透露出來些意思。連守義他們帶的行李並不多,那些破舊的被子、褥子幹脆都給扔家裏了,到了那,好些東西都要置買,處處都要花錢。

而且,那衙門為縣丞準備的院子並不大,他們這老些人一下子住進去,就有些……擁擠。

這麽多人,一擁擠,摩擦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