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誰騙了誰(第2/2頁)

連蔓兒心下琢磨了一會,決定不去糾結這個問題。

這時候,周氏已經又開始罵古氏了。講道理,周氏講不過古氏,但是周氏的特長,就是不講理。而且周氏是婆婆,她不跟古氏講理,古氏又能怎麽樣那。

“……黑心尖,就該你一輩子不生兒子,就該你生的閨女這輩子也生不了兒子……”

古氏跪在那,身子微微抖了抖,她低垂下頭,兩只手緊緊地捏著自己的衣襟。

有一句俗話,叫做打人不打臉,罵人不罵短。但周氏,對待自家的兒子和媳婦們,總是反其道而行之的。自家人,比別的人更知道你的弱點、痛處在哪裏。周氏就釘準了這痛處下手,而且是下狠手,一點不手軟。

她做親娘的,都能罵親兒子連守禮是絕戶氣,那麽罵兒媳婦生不出兒子,還詛咒孫女也生不出兒子,她是毫無壓力的。

連蔓兒的目光從古氏身上,轉移到周氏身上,然後又轉回到古氏的身上。她在心裏嘆息,周氏是罵痛快了,但是周氏似乎從沒想過,被罵的人會怎樣。

為什麽俗話說打人不打臉,罵人不罵短?與其說這是教人厚道,不如說這是千百年來世人積累下來的智慧,生存的智慧。給人留一個退步,也給自己留一個退步。因為一句話,而為自己引來殺身之禍的事情,從古到今,就沒有斷過。

周氏這樣罵過連守信、張氏、連守禮、趙氏。這老實的、笨拙的兒子和媳婦是不記仇的,想不到報復和反擊,那麽古氏那?

連蔓兒可以肯定,古氏絕不是包子。

古氏不能和周氏對罵,不能還嘴,那麽這股子怨氣積累下來,會發展成什麽?連秀兒這件事裏面,是無法排除古氏從前積累下來的怨氣這個因素的。

以前連守信、張氏和連蔓兒可是從來沒得罪過古氏的,那個時候,為了自己的閨女和連守仁的前程,古氏就能和連守仁設計賣連蔓兒。而古氏受了周氏那麽多的氣,又有鄭家能給連守仁提供靠山這樣的誘惑,要“賣”連秀兒,對古氏來說,應該也是毫無壓力吧。

周氏指著古氏,罵聲不絕。古氏低著頭默默地承受。

連守仁和連守義還沒來。

連秀兒還在抽抽搭搭地哭,連蘭兒在勸連秀兒,連老爺子坐在那一直沒有開口。

古氏似乎將自己摘的很幹凈,但是她的話裏有明顯的漏洞。周氏聽不出來,連秀兒就顧著哭了,那麽連蘭兒和連老爺子兩個竟然也沒聽出來?

還是聽出來了,或者早就想到了,卻不好說、不願說?

確實,古氏和周氏一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大戶人家的女人都是如此,但是她們也有她們的消息來源。

這裏先不說那些丫頭婆子,只說最親密的關系。周氏的消息來源是連老爺子,而古氏的消息來源是連守仁。

連老爺子也被困在這縣丞的小院子裏,並沒有獨立的消息來源。那麽連守仁那,他可是天天出去辦差見人的。

還有一個連守義,也是整天跟在連守仁身邊的。

說他們每天待在院子裏的被人蒙騙了,那麽那些在外面的、沒有被人蒙住眼、捆住腳的人那,這麽大的事,他們也能被騙了?!

“去看看,老大和老二怎麽還沒來。”連老爺子終於又發話了。

這屋裏能出去找人的都派出去了。

“我和小七去看看吧。”五郎說了一聲,就拉著小七出去了。

“媒婆子,去把那個媒婆子給我找來!”周氏罵的唾沫星子四濺,終於想到了另一個罪魁禍首。“剛才我還看見她了,她今早上還有臉給我道喜,跟我要喜錢,來著喝喜酒,把她找來,我當面問問她。”

“你去。”周氏見沒人動換,就指著何氏吩咐道。

何氏答應了一聲,出去找人。

連守仁和連守義依舊遲遲未來,媒婆胡媽媽扭著肥胖的屁股,跟在何氏身後,笑嘻嘻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