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道賀(第2/2頁)

“我剛聽說,立刻就來了。一會家興和他爹也過來。這麽大的喜事,可得好好慶祝慶祝。咱們五郎這麽年紀小的童生,別說是三十裏營子,就是咱們青陽鎮也是獨一份。”吳王氏春風滿面地給張氏和連守信道喜。

“嬸子,就是童生,考過了也不是大事。嬸子的好意我心領了,就別興師動眾的了。”五郎就忙道。

“五郎這孩子懂事、穩重。”吳王氏就道,“不過啊,我們又不是外人,咱自家人慶賀慶賀,有啥興師動眾的。”

很快,吳玉貴和吳家興也到了,爺倆個還大包小包地拎了酒、燒雞、醬肘子、醬豬蹄等。

本來一家人晚上也準備要做一桌豐盛的飯菜給五郎接風洗塵,並做慶祝,吳家的人來了,正好大家熱鬧,因此略推讓了一番,張氏、吳王氏、連枝兒、連蔓兒和吳家玉就去廚房準備飯菜,連守信、五郎、小七,吳玉貴和吳家興則是在前廳坐了說話,另外連守信又打發了一個長工上山去,請魯先生早點回來。

魯先生很快回來了,老黃因得了信也來了,還讓人挑了兩大壇子的酒,給五郎做賀。

晚飯的豐盛自不必說,又請了王舉人父子、裏正、吳玉昌並給五郎擔保的幾位村老,還有連守禮、趙氏和連葉兒也來了,一直到電燈時分,才散了。

第二天,張青山就得了信,和李氏帶了張慶年、張王氏和張采雲來給五郎道喜。

張家送的禮非常的實惠,有小半扇豬肉,四條大魚,另外還有兩籃子剛下來的黃杏,一籃子新摘的櫻桃。

說起來,張家對連守信和張氏這一家真是沒的說,四季的鮮果,采摘的各類山貨包括蘑菇、木耳、核桃等都是論籃子、論筐、論麻袋地送來。連蔓兒家幾乎不用去買,只張家送的,就夠她們吃的。連蔓兒尤其感激在張氏養身子的那段時間,李氏送來的老母雞。

“娘,咋買這老些東西啊,那魚,家裏就有現成的,還有那豬肉,那老些,這也吃不了,這個時候又放不住。”張氏就對李氏道。

“有啥吃不了的,放開了吃。我外孫中了童生,眼瞅著和秀才老爺就差一步,我高興。”張青山聽見了,就道。

“有啥放不住的,你把那肉都切了,油熬一熬,撒上鹽,放壇子裏腌上,一個月也壞不了。一會讓采雲她娘幫著你弄好了。”李氏就道。

張氏的主要意思是說李氏送的禮太多,那個放不住不過是自家人的實在話,現在被李氏這樣一說,她也不好說什麽了。

“外孫,加把勁,考個秀才回來。給你娘爭一口氣,姥爺都跟著你臉上有光。”張青山又對五郎道。

“你別給孩子添壓力,孩子懂事,自己知道使勁。”李氏就對張青山擺手道,又扭頭告訴張氏,“你們不知道,聽說五郎考中了童生,把你爹給高興的,這酒量和飯量都見長。”

眾人就都笑。

五郎陪著眾人說了一會話,就獨自回了書房,念書去了。

連蔓兒想了想,就跟了過去。

“哥,你歇一歇吧,不在這一時半晌。”連蔓兒進了書房,見五郎正捧著書卷,就坐到了五郎對面的椅子上,說道。五郎中了童生,使得眾人對他的期望值都高了起來。連蔓兒也喜歡五郎高中,但是卻不想五郎太過辛苦,心裏有太大的壓力。

“蔓兒,我知道,我不會勉強自己。”五郎猜到了連蔓兒的心意,就緩緩地放下書卷,說道。

五郎正要繼續說話,就聽見院門口兩只小奶狗叫了起來。兄妹倆忙起身出來看,就見連葉兒急匆匆地跑進來。

“外面花兒姐兩口子來了,還有大姑。”連葉兒跑到連蔓兒身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