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麥子香(第2/2頁)

晚飯,端上桌的就是一大簾屜的麥子面蒸饅頭。預料之中,這饅頭的顏色有點發黑,看樣子也沒有白面饅頭那麽精致,不過麥香依舊。

聞著香,吃起來又怎麽樣那。

連蔓兒就拿了一個饅頭,掰開來。這麥子面的饅頭,發酵出來的沒有白面那麽細膩,咬一口吃下去,口感比白面略嫌粗糙,韌勁也大了些,沒那麽喧騰,就如同張氏說的“挺有勁兒”。

但是這個味道,已經足夠……

“好吃。”連守信、五郎、連枝兒、小七和連蔓兒先後評價道。

張氏也拿了個饅頭吃了兩口,臉上立刻就綻開了笑容。

“是好吃。要我說,還比那白面好吃。”張氏笑道。

一家人吃完了晚飯,都一直認為,這個麥子面好。

之後幾天,張氏帶著連枝兒和連蔓兒又拿這新麥子面包了餃子,擀了面條,蒸了花卷、包子等。

“除了黑點,沒那麽細,別的一點都不比咱買的白面差。”張氏道。

確實,這麥子面和面,可以擀出來很薄的餃子皮,也能擀面條,和白面一樣勁道不會斷。

經過了一家人的試吃,連蔓兒更加肯定,這個麥子面,只要賣的比白面便宜,肯定很多人願意買。

而這個時候,所有的麥子都已經打完了場,過秤後,收進了糧倉。

十畝地的春小麥,一共打出了三千四百五十斤的麥子。

連蔓兒家種麥子,用的是上等的好地,糞肥充足,照料也精細周到。即便別的人家沒有這些條件,收成略差,那麽也是完全可以推廣種植的。

因為磨了新麥子面,連蔓兒家往外送了一些,蒸的饅頭又往廟裏送了一次,包餃子那次,則是給吳玉昌家送了些。

不過是莊戶人家之間普通的來往,還沒等連蔓兒再有什麽動作,就有人家上門,向連守信詢問麥子的種、收,並提出來要向連守信買麥種。原來,連蔓兒家種了麥子的時候,就受到了很多的關注。現在大家看到她家的麥子豐收,而且磨的麥子面做的吃食也好吃,就也興起了要種麥子的念頭。

種了麥子,就是不到市場上賣,也可以留著自家吃,改善了生活。就算是田地不多,過的並不富裕的人家,也可以種麥子,只要多花些精力侍弄,到時候收獲了,賣到市場上去,再買價格比較低的高粱、糜子等,也能比以前吃的更飽。

“麥種我看咱能賣,就是這個價格,咱咋定?”連守信和妻兒們商量。

遼東府還沒有種麥子,要買麥種,就得像她們當初那樣,去外府,比如說河間府來購買。這顯然不是誰都能做到的。大家夥自然更願意到連蔓兒家來買。

“咱在河間府買麥種,每斤是花了二十六文錢。”連蔓兒想了想,就道“那咱賣麥種,就定三十文錢一斤吧。”

算上去外府購買的來回車錢,這個價格算是優惠的,當然這還沒算上人工。

將麥種定在三十文錢一斤,連守信就忙著帶長工篩選麥種,畢竟並不是收進來的麥子都能做種的。

這天晚飯,一家人又吃了一頓麥子面倭瓜餡的餃子。自家種了麥子,這麥子面就和高粱米面一樣可以隨便吃,而倭瓜更是自家菜園子裏的出產,也不用肉,只要多放一點油,好好地調味,就能吃上一頓面皮香噴噴、餡料水靈靈的餃子。

吃過飯,連蔓兒就拿出賬冊來,這些天賣出了不少的麥種,又賺了一筆錢。

“賣給人家種子,當然都挑最好的,咱自家也得多留點兒……”連守信說道。

大家夥都打算著明年要種春小麥了,而連蔓兒卻已經開始想另外的事了。

“……咱也得買麥種。”連蔓兒開口道。

一家人都是一愣。

“不是春小麥,是冬小麥。”連蔓兒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