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對策(二)(第2/2頁)

廳裏面五郎將話都說透了,連守信就出來,讓連守仁、連守義、連繼祖和二郎幾個回家,並告訴他們,明天,裏正等人就會上門,到時候會帶著他們和武家兄弟將田租和田地的事情處理清楚。

連守仁、連守義、連繼祖和二郎誰都沒敢說什麽,就讓管事韓忠給送出了門。

當天晚上,在連蔓兒家吃過飯的裏正、吳玉昌並兩個村老就去了老宅,將席間五郎的話都告訴了連老爺子。而第二天,裏正這些人又找來了武家兄弟,就在連家老宅處理兩家之間的地租糾紛。

事情的處理結果當天就出來了,三十畝地,武家應該向連家交納地租高粱三千斤,糜子八百斤,大豆三百斤,小豆一百斤,綠豆、谷子各三十斤,花生八百斤。因為連家要提前收回田地,所以賠償武家高粱一百五十斤,糜子五十斤。另外,武家還將五畝地高粱的高粱稈、岔子都送給連家,做為連老爺子和周氏一冬的柴禾。

商議定了,裏正立刻就帶人搬糧食、過秤。

所收的地租中,高粱一千二百斤,糜子三百二十斤,大豆一百二十斤,小豆四十斤,綠豆、谷子各十二斤,花生三百二十斤,以及五畝地的柴禾,是連老爺子和周氏一年的供給,交由連守信和連守禮共同保管,按月按需要供給連老爺子和周氏。

不一股腦地將這些糧食、柴禾就交給連老爺子和周氏,這是為了老兩口子考慮。比如說要磨米、磨面,用大豆換豆油、豆腐,花生要賣了換錢,供給老兩口子所需的油鹽醬醋等,這些就都由連守信和連守禮來負責,不再讓連老爺子和周氏操一點心。

連老爺子和周氏這老兩口子,只要坐在炕上,等著吃喝就可以了。

老兩口子的吃穿用度完全不用連守仁和連守義供給,不過他們也有贍養老人的責任。他們的責任,就是將老兩口子給伺候的停停當當的。

吃穿用度都不缺,若是因為他們伺候的不周到,而讓連老爺子和周氏老兩口子有什麽不滿,或是受了什麽委屈,那麽不僅連守信和連守禮不答應,這一村的人也不會放過連守仁、連守義這兩股人。

除了連老爺子和周氏的供給,再去除賠償給武家兄弟的,剩下的高粱一千六百五十斤,糜子四百三十斤,大豆一百八十斤,小豆六十斤,綠豆、谷子各十八斤,花生四百八十斤則歸連家上房,包括連老爺子和周氏老兩口在內的所有人所共有。

這一共是兩千八百三十六斤的糧,不算連老爺子和周氏,上房人均可分配到的口糧是二百五十八到二百二十斤左右,其中花生為經濟作物,賣掉能換的更多可糊口的糧食,再加上瓜菜,將將夠糊口。

連蔓兒粗略地算了一下,這樣,也差不多就是原來沒分家的時候,老宅的生活水平。

肯定撐不著,油星很少,但也餓不死。

只有老兩口子有柴禾,那是裏正等人給連守信、五郎做的人情。這些柴禾夠老兩口燒的,但肯定不夠上房那麽多人燒的。

這似乎是個問題,但在莊戶人家,也不算是大問題。很多莊戶人家的地少,柴禾不夠燒,那麽就要去拾柴禾。這個活,連家上房除了二妞妞不能做,其他人都能做。

這一冬天,也沒活計可做,那十幾口人正好每天去拾柴禾,有點活幹,極好。

三十畝地收回來,裏正就和五郎商量,將南山旁邊那十二畝拿出來,交給五郎。五郎當即就按照原來的地租,將這十二畝地租給了三十裏營子一戶叫王富田的人家。

這期間,連老爺子曾幾次反對,先是不同意分的那麽清楚,後來又不同意將十二畝地佃給別人,說他能夠帶著上房的兒孫們自己耕種。這些不同的意見,都被裏正、吳玉昌等人給勸了回去。

連老爺子又找連守信和五郎。

五郎只向連老爺子說了兩個字……

……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