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布施(第2/2頁)

“那我哥說啥?”連蔓兒就問。

“大爺答應了。就是告訴他,他要是接走趙秀娥,以後就要好好約束,要是再有類似的事,那就決不輕饒。那姓趙的商人說了,以後絕不讓趙秀娥踏進錦陽縣一步。”

“這姓趙的走了,怎麽他們爺倆還沒回來?”張氏就問。

這麽說著話,連守信和五郎就從外面回來了。

“人走了?”張氏問道。

“走了。”連守信點頭,“要趕著去縣衙,往外提人。”

不只姓趙的商人走了,五郎還打發了韓忠跟去。若是五郎不派人去打招呼,縣衙那邊是不可能放趙秀娥出去的。

“明天他還要來,去老宅那邊,給老爺子磕頭賠禮。”五郎又道,“今天太晚了,怕打擾了老爺子休息,不方便去。”

果然,第二天就從縣城傳來消息,趙秀娥帶的那幾個夥計都在縣衙大堂上挨了板子,另外還交了罰金。至於趙秀娥,昨天晚上被趙姓的商人接走之後,連夜就被送出了錦陽縣。

而這一天上午,趙姓商人又來到三十裏營子,另備了禮物,到老宅給連老爺子磕頭賠禮。

連守信和五郎自然也都到了場,連老爺子還是不能動、不能說話,只在那趙姓的商人磕頭、陪了一大番話之後眨了眨眼、啊啊兩聲,讓那商人走了。

至此,這件事算是最終落幕,從那以後,連蔓兒就再也沒有見過趙秀娥,不過從別人嘴裏聽見了幾次消息,那也是後話了。

送走了商人,連守信和五郎就也要告辭。

連老爺子啊啊地叫著,沖周氏,又沖那商人給的賠禮眨眼睛。

“你們把這東西都帶走。”周氏就對連守信和五郎道,“這人家是沖著你們給的,我們不要。”

連守仁和連守義在地下站著,心裏著急,卻再也不敢言聲了。

推讓了一番,周氏將幾樣藥材留下給連老爺子補養身子,其他的東西則是堅持讓連守信和五郎拿走。

“這些東西,爺和奶不要,那就送到廟裏布施。”五郎就道,“昨天我們在家裏,還正商量著要給我爺做幾場法事,好保佑我爺早點好。”

五郎這樣說,卻正合了周氏的心意。連家自來花用儉省,周氏又懶得出門,不過每逢節日,這香火供奉都是周氏親手辦理,一點都不肯含糊的。

“那正好。好好做幾場法事,也把家裏的晦氣去一去。”周氏就道。

連家老宅一直走背字,周氏都認為是“喪門星”“攪家精”的緣故,每天都在想怎麽去晦氣,做法事,自然是極好的法子。

連守信和五郎回到家裏,就將這件事跟張氏、連蔓兒娘兒幾個說了。

“這法事,就在咱這村的廟裏做吧。”連守信就道。

大家自然都沒有異議。

“我看這賠禮挺厚,咱再另外添上一些,也別光就在咱村這廟裏,這臨近的香火盛的廟裏,還有縣城那兩處有名的廟裏,咱都布施一些。”連蔓兒就道,“布施燈油、做法事,另外,再請人多刻些藥王經,有人手寫的,咱也出錢買……”

“蔓兒,你這是要……”五郎就看連蔓兒。

“既然要做,那就把聲勢做的大一點,多花些錢,也是值得的。”連蔓兒就道。

“這倒是,尤其是出錢買這手寫的經文,估計還能幫到不少家裏條件不大好的讀書人。”五郎就笑道。

“對,就是這個理。”連蔓兒點頭,她知道,五郎明白了她的意思。“另外咱村這廟裏,咱再布施些小麥面吧,就做素饅頭,給我爺祈福,到時候,每家每戶都發一些,保證咱村的每個人都能吃到。”

“別的廟裏也做一些,做法事的時候,就分發出去。”五郎道。

一家人商量定了,就忙著安排起來。

錢物如流水一樣的花用出去,結果也沒讓連蔓兒失望。那一場大布施,即便是多年以後,還讓人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