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春潤(第2/2頁)

冰雪消融,凍土融化,光禿禿的地面上開始有星星點點的綠冒出來,很快就連成了片。田地裏,雪被子也已經融化了,露出下面短短的麥苗。

連蔓兒家的冬小麥,順利的度過寒冬,迎來了春天。

眼看著春寒未退,但是那幾畝冬小麥卻和早春的野草、野菜一樣一天比一天更煥發出生機來,連蔓兒一家的喜悅都掛在了臉上。

春小麥的產量畢竟少一些,口味上也略遜於冬小麥,成功地種植、收割了冬小麥,才真正意味著她們自己終於種出了細糧。這不僅會改善她們一家的生活,也將會改善遼東府千萬戶莊戶人家的生活。

冬小麥成功過冬,立刻就成了連守信的心頭好,他每天至少要去地裏走一圈,看看冬小麥的長勢,有的時候,一天還會去上兩趟,甚至三趟。

“咱地裏種出白面來了,真的白面,不是黑面。”晚間,躺在炕上,連守信還跟張氏嘮叨。

連守信所說的黑面,是指用春小麥磨的小麥面,因為面色發黑,莊戶人家又不習慣叫什麽春小麥面、冬小麥面,為了和冬小麥磨出來的白面相區別,連蔓兒家的人就將春小麥摸出的面,叫做黑面。

雖然冬小麥成了連守信的心頭好,但是他也不會忽略別的作物的春耕準備。

一家人已經商量定了,今年要擴大魚塘和荷塘的面積,還要增加養豬、雞、鴨、鵝的數量。葡萄園暫時保持原來的規模。至於田地裏,今年還要再種植一些春小麥,另外除了遼東府普遍種植的高粱、糜子、花生、地瓜等之外,她們家的田地主要種植玉米,還有大豆。

玉米和大豆都不挑地,病蟲害少,容易侍弄。而玉米高產,大豆的用途廣泛。多種這兩種作物,收益大、風險小。

今年連蔓兒家不僅有三十裏營子這幾百畝的地、葡萄園、魚塘、荷塘,還多了羅家村那個幾百畝的莊子。雖然有下面的長工頭、莊頭張羅,連守信還是喜歡盡可能的親力親為。

五郎也暫時放下了書本,每天忙進忙出。

張氏和連枝兒也沒閑著。她們不需要操心地裏的事,可給連枝兒準備嫁妝就夠她們忙活的了。

連蔓兒和小七相比之下,似乎就有閑多了。

連蔓兒只要負責家裏的賬目,而小七,只要負責念書和吃就可以了。

這天小七休沐,連蔓兒也沒事。連蔓兒就用食盒裝了些點心,帶著小七,姐弟倆身後還跟著大胖、二胖,一路歡歡喜喜地去看連葉兒。

一進酸菜作坊的大門,就聽見劈柴聲。順著聲音看過去,原來是小和尚元壇,正在窗下揮著斧子劈木柴。

連葉兒一家三口搬到酸菜作坊的院子裏來住,離廟裏近,元壇有時候過來。連葉兒家只有連守禮是壯勞力,還修養了一段時間,很多粗重活計,都是元壇幫著幹的。這樣,就成了習慣。

元壇見連蔓兒和小七來了,就忙直起身招呼。

幾年之間,元壇的身量也長了些,雖不高大,卻敦敦實實地,還是不像和尚,更像一個莊戶人家的少年。

“小壇子,歇一會,進屋來吃點心。”連蔓兒就招呼道。

趙氏和連葉兒都在家,聞聲也都接了出來。大家夥進了屋,半晌,元壇也沒跟進來,還是小七出去,將他拉了進來。

連葉兒準備了茶水,連蔓兒就將幾塊素點心挑出來,另放了一個碟子裏給元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