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悔不當初(第2/3頁)

如果,如果能夠回到當初就好了。

想到這,連老爺子不由得打了個唉聲,悔不當初。

看著王舉人父子和連守信、五郎說完話,上了馬車走了,連老爺子才帶著幾個兒孫走上官道,朝南山腳下走去。

……

連守信帶著五郎和小七去上墳了,張氏、連枝兒和連蔓兒也都收拾齊整,等外面報說趙氏和連葉兒來了,張氏忙讓這母女倆進門,略說了一句話,就結伴從家裏出來,直奔村口的廟裏來。

清明時節,女眷們不能去上墳。到寺廟裏燒燒香卻是可以的。也不必去名刹古寺,就近在村裏這廟裏,心意到了,就比什麽都強。

娘兒幾個在正殿裏請了香。挨個磕過頭,就分作了兩路。連枝兒、連蔓兒和連枝兒帶著小喜從正殿出去,要往後殿去瞧瞧。小壇子自然被招呼來做了向導。

至於張氏和趙氏。卻留在了正殿裏。

妯娌兩個燒過香,又各自捐了些香油錢,就在旁邊坐了悄聲地說話。

“……縣城往西,大概十幾裏地的邱家屯,有個送子娘娘廟,聽說挺靈驗的。要不,啥時候你跟我們一起進城。我陪你上那去一趟。”張氏對趙氏道。

趙氏嘆了口氣,心裏酸苦,既有些想去,又有些怕去。

“我這個命啊,恐怕就這樣了。這都這老些年了。我也沒啥想頭了。”趙氏嘴上這麽說,但是心裏是怎樣,從她臉上糾結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來一二。

既不死心,又自怨自艾,覺得自己沒有生兒子的命。

“可別這麽說,菩薩跟前。”張氏忙就道,一邊開解趙氏,“人家五十歲得子的有的是,你這正當年。怕啥啊。以前在老宅那邊,總憋屈著,不得吃不得喝,還不得歇,現在你們也自己個過了,眼看著大房子蓋起來。獨門獨院的,以後都是舒心的日子。他三伯又有手藝,你就心裏放敞亮了……”

“她四嬸,我不像你,我這是命小福薄。生下來,我就沒好命……”趙氏自怨自艾地道。

兩個人正說著話,連蔓兒她們就回來了,張氏和趙氏也就將話頭打住,從廟裏走了出來。

“晌午上我們那吃去吧。”出了廟門,張氏就對趙氏和連葉兒道。

“不去了,早起來做的飯,帶出份來了,晌午和晚上都夠吃了。”趙氏就道。

連葉兒也說今天就不去,改天再說。

見這娘兒兩個執意如此,張氏也沒有勉強。與趙氏和連葉兒分手,回家的路上,張氏還回頭看了一眼,見那娘二兩個已經進了酸菜作坊的院子,就嘆了口氣。

回到家裏,娘兒三個就都聚在東屋炕上做針線,連蔓兒也拿了個小花繃子,專心致志地繡花。連枝兒的嫁妝,有一些已經安排蔣掌櫃幫著采買,不過自家要自己動手的也不少。連蔓兒現在繡的帕子,就是給連枝兒繡的。

等日影撒了半炕的時候,連守信帶著五郎和小七就回來了。

“趕緊上炕。”張氏就忙招呼他們爺三個上炕坐,“今天別看是晴天,可比昨天還冷。山上的風大,還硬。沒凍著吧。”

“小喜,端熱茶來。”連蔓兒也忙著吩咐小喜送了熱茶來,給連守信、五郎和小七暖身子。

上過了墳,今天就沒別的事了,因此一家人圍坐在炕上,親親熱熱地說話。

“……都回來了,老爺子不都挺好的嗎?”張氏就問上墳的情形。

“都挺好,一起回來的。”連守信就道。

“我爺還讓我們一起去吃飯,說買肉買菜了,我們沒去。”小七就道。

“也不能光叫你們,那他三伯去了沒?”張氏就又問。

“去了。”連守信簡短的大道。

“我三伯還特意跟我爹說道了說道,說是咱們不去,他再不去,看著不好。”五郎就說道。

連守禮與連守信這兩股人,與老宅上房的關系還略有些不同。比如說她們家蓋房子、蓋鋪子,老宅並沒人來給幫工。但是連守禮這次蓋房子,老宅的男丁幾乎都來了。

連守信他們不是那樣霸道的人,也沒要求連守禮要和他們同進同退。

“怪不得,葉兒她們早起來,就帶了一天的飯份兒。”連蔓兒就恍然道。

“他三伯和三伯娘,啥都好,就是省細的太過了。”張氏嘆道。

一家人都點頭。

“擱不舍吃、擱不舍喝的,炒菜的油都擱不舍多放,現在就天天高粱米飯、拌瓜子。說實在的,他們那日子,還真沒到這份上。稍微跟她三伯娘說說,她三伯娘人家還挺滿意,說現在不管咋地能吃飽。能吃飽就行了。哎……”張氏又嘆氣。

擱不舍,是三十裏營子莊戶人家的鄉村土語,大概意思等同於舍不得。

“也不是就胡花爛費了,過分省細也不好。”連蔓兒就道,“這多虧還在咱鋪子裏幹活,多少能補一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