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仲春(第2/2頁)

“原來老趙家那雜貨鋪子沒了,要不,給我姐弄家雜貨鋪吧。正好咱有連記百貨,這進貨的價錢、貨品的花樣,別的小鋪子比不了。以後我姐這鋪子,在鎮上也得是頭一號的。”連蔓兒想了想,就道。

“雜貨鋪子是好,不過……”連守信道,“鎮上原來的幾家雜貨鋪,是老陸家的最好。咱這鋪子開了,肯定得把他家的生意給頂了。咱跟老陸家,這都不錯……”

連蔓兒立時就有些無語。

開商鋪,哪裏會沒有競爭?真要大家都像連守信這麽想,那鎮上一開始就應該只有一家雜貨鋪。其他的行業、其他的地方,也都該是這樣了。

連守信樸實、謙退、克己,即便是現在,仍舊不脫其莊稼人的本色。別看他表面上看性子綿軟,但遇到事情的時候,往往頗有些古樸的俠氣。這種古樸的俠氣,在連蔓兒前世那個年代,往往被人們認為是傻氣。

即便並沒有真正念過書,受過正統的教育,但是連守信還真是將克己復禮這四個字,演繹的淋漓盡致。

而克己復禮這四個字,是世代傳承下來,深深地融入了這片土地,並浸透在這片土地哺育的莊戶人家的血脈裏。

“還真是,要不,蔓兒你再想想,咱給枝兒開個別的鋪子?”張氏想了想,也道。

連蔓兒剛要出口反駁,突然想到一件事,立刻就改變了主意。

“開雜貨鋪是最好,要是不開,那再想想別的也行。”連蔓兒說道。

“對,想想別的。”張氏就道,“老陸家和別人家不一樣。”

“嗯。”連蔓兒點頭,“要不,咱給我姐開家磨坊?”

青陽鎮上只有一家磨坊,周圍的鄉村要磨米、磨面通常都是在那裏。

“就一家磨坊,咱再開一家,這還真行。”連守信就道。

張氏也點頭。

“我剛才想了,給我姐這家磨坊,咱不能跟那家的一樣。我姐這家磨坊,咱得多置辦些細磨,專門磨白面和小麥面。”連蔓兒就將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

原來青陽鎮周圍的村莊,種的都是高粱、糜子這些,磨坊裏面的磨就是針對這些糧食的,而並沒有能過磨出很細的白面的磨。

去年連蔓兒家春小麥豐收,今年就有很多人買了春小麥的種子打算種。而眼下,連蔓兒家的冬小麥長勢良好,可以預見,今年秋下,肯定有不少人要學著他們種冬小麥。

正好需要專門磨白面的磨!

與其艱難地和別人搶生意,哪裏比得上獨樹一幟來的好。等到別人家也想起來要置辦細磨了,連枝兒這邊的磨坊也已經站住了腳,有了優勢,不怕別人來搶生意。

“這個好。”五郎就道。

“沒錯,這個好。”連守信、張氏和小七也都笑著點頭,直說連蔓兒的主意出的好。

“姐,你看那?”連蔓兒又問連枝兒。

“蔓兒你出的主意,那還有啥說的。”連枝兒就道。對於連蔓兒,她是相當的信服和信任的。

這麽說定了下來,連守信和五郎就著手準備,第一個是磨坊的房舍。要給連枝兒陪嫁磨坊的事,並沒有瞞著吳家。吳家自然高興,相幫著尋了一處房舍,只需要稍加改建,就能過做磨坊。然後,就是定做石磨、買牲口、雇夥計等等。

等磨坊的事情忙活的差不多了,就是春耕。三十裏營子的這幾百畝地,再加上羅家村的莊子上的地,可是不少。好在長工、短工的加起來,人手充足,搶著在十天之內,就將各處田地都種好了。接著就是在山坡上種果樹,又有魚塘、荷塘等,等差不多都忙活完了,早已經是春暖花開、芳菲遍地。

連葉兒家的房子終於建成了,一家人高高興興地搬進了新居。山上的工程也在這個時候完成了最後的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