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 決斷(第2/2頁)

可又有什麽辦法,連老爺子的性格不會變,而且就是認準了老宅,不肯到她們這來養老。

“……也是勞碌了一輩子,省吃儉用的,沒得著過啥好。今年的年禮,咱給加厚吧。”連守信又道。

勞碌、省吃儉用,一開始是為了供養連守仁和連繼祖父子兩個錦衣玉食地念書,而現在,連老爺子和周氏也很節儉,不舍得花錢。老兩口子的身前身後事,都有連守信。他們積攢錢財為的是什麽,不言自明。

“肯定加厚。”連蔓兒就答應道,“我和我娘先準備著,到時候爹你再看著添減。”

“好。”連守信滿意地點頭。張氏也好,連蔓兒幾個孩子也好,在給連老爺子和周氏的供養上面,從來不會小氣、心疼。

“對了,爹,這兩天上咱家來,還有托人跟咱打聽,要報名進咱的學堂的人可不少。我和我哥還有小七算了算,開春要準備五十套桌椅怕是不夠用。”連蔓兒突然想起了什麽,就對連守信說道。

“五十套不夠,那趕緊再跟你三伯說,再多打出幾套來。”連守信就道。

“爹,那可不是多打出幾套的事。再說,五十套桌椅,我三伯那邊都得白天黑夜的趕工,這裏面還有一個年,人家咋地不得歇兩天。我三伯的身子骨,我看也還沒完全恢復回來。”連蔓兒就道。

“那,那就再找別人,總不能耽誤了學堂的事。”連守信想了想,就道。

“也只能這樣了。”連蔓兒就道。

“這個事,我還得跟你三伯好好說說。”連守信沉思著道,“當初我跟他說了,一百套桌椅,都給他打。”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學堂的事不能等,也不能讓我三伯為了打這些桌椅就拼了命。再說,就算拼命,他也打不出來那麽多套桌椅。”連蔓兒一邊將收拾出來的衣服一件件疊好,用包袱包上,一邊慢條斯理地道,“咱家但凡有木工活,都是先可著我三伯。可咱家活計多,他一個人不可能忙得過來。以前就是,往後也還一樣。”

“我三伯人家也不是就指著咱們一家,人家另外也有活計。”五郎也說道。

“我三伯那人,也通情達理。這是沒辦法的事,他要是願意,往後咱家再有活計,還是先可著他。”連蔓兒又道。

“行,這事我跟他說。”連守信想了想,覺得也是這個理,就點頭道。

連蔓兒所言非虛,自打她們要開辦學堂的消息傳了出去,這十裏八村很多的人都動了心思,想著提前給孩子報名,免得到時候進不了學堂。而這些人中,有相當的一部分並沒有存著科舉的念頭,他們目標明確,就是想來學堂念書習字,再學一學數算,以後好在連家的產業上得一份好差事。

能夠進學堂,學成了本領,即便不能在連家的產業上當差,到別處去,也能找到更好的、掙更多錢的差事。

趙家村的趙木匠家有兩個挨肩的小子,大的虛歲十二,小的虛歲十歲,就是存著這樣的念頭。趙木匠托人找來,願意做工代替兩個兒子的束脩。

連蔓兒也打聽到趙木匠的口碑不錯,在趙家村頗有人緣,那兩個小子有些淘氣,品行卻沒差,也就答應了。正好有桌椅這個活計,連蔓兒就分了三十套的桌椅,給趙木匠去打。

趙木匠要用做工代替束脩,本說打桌椅不要錢,連蔓兒沒有答應。趙木匠家人口多,就是靠手藝吃飯,三十套桌椅,由趙木匠和他大兒子一起打,也需要時間。

最後是趙木匠按照市價降低了兩成,連蔓兒才點了頭。依舊是連家出木料,還預付了一部分的工錢。

還有西村一個姓李的木匠,也有子侄想進學堂,分了二十套桌椅的活計,就按照趙木匠的定例。

為了不耽誤學堂開學,連家的管事買了木材就往西村和趙家村送。連守信還沒來得及去找連守禮,連守禮就急匆匆地上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