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 看戲(第2/2頁)

牌樓前除了十裏八村來看戲的,還招來了不少小販。有賣炒花生、炒毛磕的,還有賣糖葫蘆,賣糖豆糖塊小點心的,還有賣小玩意兒的,不一而足,生意竟然還都不錯。

秧歌隊在牌樓前又扭了一番,贏得了喝彩聲之後,就陸續地進了戲台後面專門搭給藝人們的棚子裏。

這個時候,就聽得一陣鞭炮聲響,這是連家院子裏開席了,同時也宣告著,戲台上的戲要開唱了。

今天連蔓兒家來的客人極多,光是後院的女眷,就坐了有六桌。每一席上,都有一份如今在遼東府極有名的烤鴨,至於席面上的其他菜肴,大都是錦陽縣城連記酒樓的大廚掌廚,菜色之豐盛精美自不必說。

連蔓兒這屋裏坐了兩席,小姑娘們吃的頗為斯文。

等宴席過後,有離的遠的賓客先告辭的,也有愛看戲的留下來看戲的,直到未正時分,院子裏客人才差不多都散了,前面戲台上的戲也演完了,觀眾們也都散了。

連家的管事們又帶著人收拾,另外安排宴席,招待戲班子和雜耍班子的人等,忙個不停。

別的客人都走了,只有張家和吳家的人沒有走。

戲班子的人吃過飯,也沒有走。上午是給十裏八村的鄉親們唱的,這下晌,還得專門為張孺人再唱幾出。張家和吳家的人,都是張氏留下來,和她一起聽戲的。

“娘,一會收拾收拾,讓她們進院子來唱嗎。你和我姥姥,你們也不用出去,就坐屋裏面聽。”連蔓兒就對張氏道。

“不用,還是去外面。外面寬敞,我看了,有那棚子,再燒個火盆啥的,我們再多穿點,一點都不冷,今天的天頭好。”張氏就道,“在外頭,還能讓多點的人來看。這看戲聽戲的,就得人多才熱鬧。”

本來留下戲班子,是為了滿足張氏和李氏聽戲的心願,自家暖暖和和在屋子裏面聽戲。可張氏卻並不想這樣,她留下張家和吳家的人和她一起看戲還不夠,張氏還想讓村裏的人也一起來看,因為人多熱鬧。

李氏等人也沒意見,覺得就在外面看戲很好。

“那行,我讓人再把棚子收拾收拾,攏幾個火盆。”五郎說著,就出去安排人幹活去了。

很快,外面就收拾好了,戲班子也準備好了,連蔓兒一家,張家一家,吳家一家,還有趙氏和連葉兒就從院子裏出來,往看戲的棚子裏面來。

下晌還有戲看的消息,已經傳入了村裏。連家的張孺人,要請村裏的姑娘、媳婦們看戲。因此,棚子裏頭又來了不少人。大姑娘、小媳婦、老婆婆坐在一處,見連蔓兒她們來的,就都站起身。

很多相熟的面孔,張氏就笑著打招呼。

連蔓兒則是打發人送熱茶,還派發了些小點心。

棚子裏面收拾過,很幹凈,又攏起了火盆,確實並不覺得冷。大家坐下一會,戲就開唱了。

下晌這台戲,大多是張氏點的戲目,李氏也點了一出。最先唱的一出就是鍘美案,就是小紅玉那個戲班子唱的。接著第二出是卷席筒,這是外地來的戲班子,在錦陽縣唱處了名氣。這兩出戲,在錦陽縣都極為有名,很多人百看不厭。

就見戲台上開唱沒多久,張氏就拿出帕子來擦眼淚,再看看戲的其他女人也都是如此。很快,就變成戲台上在唱,戲台下面在哭,還有小聲罵的,大家看的都相當的投入。

連蔓兒的嘴角不由得抽了抽,這些女人,她們的愛好和張氏是一樣的。她們就喜歡看這樣的劇目,頌揚美好道德、鞭撻邪惡,善良的男人女人,經歷磨難,最終戰勝邪惡,獲得幸福。

鍘美案,連蔓兒是熟悉的,不過接下來的卷席筒,對連蔓兒來說卻是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