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四章 吊孝(第2/2頁)

連蔓兒當然不信這些,但在這個年代,這些觀念卻是深入人心的。

吃過了飯,撿了個來吊祭的人比較少的空閑,連蔓兒、五郎、小七,還有張氏和連守信就回了自家一趟。

李氏見連守信和幾個孩子回來了,自然高興,又聽說他們是連夜趕路回來的,就心疼了。

“晌午這會,那邊應該沒啥人,你們幾個都好好歇歇。這還得好幾天,不在這一會。”李氏就對連守信和幾個孩子說道。

“我坐一會就回去,蔓兒和小七今天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用去了。五郎和你娘,你們倆好好歇歇,下晌咱們還得去。”連守信就道。

“行。”張氏就點頭。

張氏進門的時候,曾經吩咐了廚房,這會的工夫,廚房裏就打發人來送了兩大碗、兩小碗的炸醬面。雪白勁道的面條,上面堆著豐富的面碼,炸的紅紅亮亮的肉醬,不說聞起來那股子香味,就是這賣相就足夠勾起人的食欲的了。

“剛才在席面上,我看你們爺幾個都沒咋動筷子。你們平常就愛吃這炸醬面,我讓廚房給做了幾碗,趕緊趁熱吃,要是餓過勁了,往後心口疼。”張氏就讓連守信他們吃面。

因為趕路,連守信確實有些累,再加上連老爺子過世,因此才沒什麽胃口。不過,看張氏那樣殷切的目光,誰都不忍拂了她的好意。

連守信就先抱起碗,大口地吃了起來,就算吃不下,也要吃。

連蔓兒、五郎和小七也端起了碗。

“都挺好吧,沒鬧啥的?”李氏將張氏叫到旁邊,低低的聲音詢問。

“是沒吵吵,”張氏就飛快地看了連守信一眼,才低聲答道,“不肯戴孝,一聲都不哭,啥都是我們掏的,她那東西把的緊,好像生怕誰偷了她的似的。”

“她也沒啥可鬧的,啥啥都不用她操心,都是我們的。我沒上前管事,孩子他爹也說了,我們就管掏錢,事情都是知客的說了算。不跟我們,這她還能鬧起來?”

“這就對了。”李氏聽了就點頭,“老吳家還是她外甥,這樣好。”

“她倆姐妹陪著她,她大姨奶那,我們給遞了話,好好勸勸老太太。再有,要是她三姨奶說啥,讓她大姨奶攔著點。”張氏就又道。

這是連蔓兒她們在老宅的西廂房核計出來的。

“還有繼祖媳婦,也讓她看著點老太太。”

“哎,你們是操心。”李氏就嘆道,“不過,啥時候都是好人多,你們走的正行的正,到啥時候都不怕。”

“先把喪事好好辦了吧,等完了事,估計還有羅爛。”張氏就又將剛才安排鼓樂等事都跟李氏說了,然後又說到給燒鍋屯送信兒。

“你爹他們,估計得下黑兒才能到。”李氏就道。

張青山今天得了信兒,明天趕來就完全合乎禮數。不過,以李氏對張青山的了解,他肯定是得了信兒立刻就會往三十裏營子趕,來吊祭連老爺子。

張青山是個重情的人,而且不念舊惡。連老爺子沒了,他肯定要記起以前兩人相交的時光。他們曾經是很不錯的哥們兄弟,不然也不會將張氏嫁到連家來。

連蔓兒幾個吃完了面,又說了一會話,外面就進來人稟報,原來是五郎的幾個朋友聽到了連老爺子過世的消息,趕來拜祭了。

“還有王舉人、王小太醫,也先打發了人過來,說是在縣城聽到的信兒,正趕過來。”

“只怕還不止這幾個。”連蔓兒就道。

他們雖然分家另過了,但是連老爺子還是連守信的親爹,五郎的親爺。與他們有來往的人家知道連老爺子過世,怕都是要來吊唁的。

這些人,當然得連守信和五郎親自出面接待。

這個稟報的人還沒下去,又有人上來稟報,說是縣城宋家宋海龍帶著人也來吊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