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一章 金榜題名(第2/2頁)

“快起來,快起來,讓娘好好看看。”連守信和張氏忙上前,扶兩個人起來。張氏則是一把抱住了五郎,上上下下地打量。

多半年沒見面了,張氏怎麽能不想念自己的大兒子。如今五郎就站在面前,身量又高了,肩膀也寬了不少,一身的錦繡的圓領長袍,長身玉立、玉樹臨風的。張氏見了自然不勝歡喜。

連蔓兒也笑著上前來見禮。

“哥,小七。”連蔓兒笑著招呼道。

五郎也想念張氏,不過他年紀大了,當著眾人的面被張氏抱著,就有些不好意思,見連蔓兒過來,張氏松開他,五郎不由得松了一口氣,也給連蔓兒微微還了一禮。

小七則喜眉笑眼地過來,對連蔓兒一躬到地。

連蔓兒一手挽起小七,一邊笑著看五郎。

五郎容貌上的變化大,已經像是個青年。五郎的長相兼收了連守信和張氏的優點,身量高,皮膚白,鼻梁挺,眼睛大而有神。少年時因為家境的緣故,眉宇間總有一絲倔強的神情。如今家境的變化,還有幾年的飽讀詩書和歷練,那神情已經渺無蹤影,代之以端凝和堅毅。

一個英挺的,看著就十分可靠,能夠讓人放心依賴的好男人。

五郎說話的聲音也變了,連蔓兒明白,這肯定是離家的這段時間,五郎度過了每個少年都必須經歷的、尷尬的變聲期。

一家人相見過,並沒有立刻進門,而是先來到了禦賜牌樓底下。牌樓底下,已經擺設好了香案,五郎和小七先後拈香跪拜,然後一家人又一起跪拜了,才進了宅子裏。

進了宅子,依舊先拜過了聖旨,表示連家有今天,始終不忘皇恩,感念皇恩浩蕩。

前面報喜的人已經安排了人招待,五郎和小七都去換衣裳,這期間,小喜和小慶進來給張氏、連蔓兒磕頭。

五郎和小七高中歸來,看樣子這段時間都被照顧的不錯,張氏當然高興,讓兩個丫頭起來,各自賞了一個尺頭,一個荷包,至於跟隨五郎和小七的其他人,也各有豐厚的賞賜。

等五郎和小七換過衣裳,一家人才都在屋中坐下敘話。

許是離開的久了,又一直在京中跟隨魯先生歷練,五郎的官話說的越發的好了,不帶絲毫遼東府的口音。只是話說的多了,在連守信和張氏的鄉音影響下,五郎才慢慢的拾回了鄉音。

“……今年的考題並不難,就是偏重實務,那些只閉門讀書的就吃了虧。多虧這兩年在外歷練,有良師益友,勝過十年苦讀……”五郎先告訴大家鄉試的情形。

“哥,幼恒哥這次考中了沒有?”連蔓兒剝了一個蜜桔,一半給了小七,另一半遞給五郎。她一邊問五郎,又一邊去剝石榴。

“幼恒哥也中了。”五郎就道。

“嗯,幼恒哥還是跟我們一起回來的,到縣城才分開。”小七就接著道。

“王小太醫這次考了第幾?”連守信就問。

“……考了第二十名。”五郎就如實答道。

張氏和連守信都點頭。

“上回他是跟五郎一起考的那啥生員吧,比五郎考的好。這回……不管咋地,中了就好。”連守信和張氏都道。

王幼恒這次沒有五郎考的好。

“……幼恒哥這兩年雜務太多了,真正能沉下心來念書的日子反而不多。要不然,肯定能考的更好。”五郎就道。

大家都點頭,王幼恒這兩年在錦陽縣和他舅舅家兩地來回奔波,可以說是支撐起了他舅舅家的家業,自然分了不少心。而這次,王幼恒能夠考中,還多虧考試之前,和五郎一起住了幾天。是五郎將魯先生押的題目,還有做的講解等都毫無保留地轉告給了王幼恒。

當然,這件事,五郎並沒有提。

“那小九那,也考中了吧?”連蔓兒就又問。

“小九哥這次考了第三。”小七就笑著答道。

沈謙自幼有名師指點,是真正的童子功,如今著意在這方面,成績自然不俗。

“這可真是好事連連啊。”張氏就笑道。自家的孩子高中了,與自家交好的也高中了,還有什麽比這更讓人開心的那。張氏就是那種,自己有好事開心,也希望大家夥都有好事,一起開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