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五章 又傳喜訊(第2/2頁)

作為沈家的掌事人,沈六完全能夠為自己的婚姻做主。但這畢竟是一件大事,他要去當面跟另一個對沈家有重要影響的人物——沈謹當面說一說,這都在情理之中。

為了能早點回來,沈六這次計劃還縮減了行程,減少了隨從的車輛。

沈六臨行之前,找機會見了連蔓兒一面。兩人雖沒怎麽說上話,彼此的心意卻也傳達到了。連蔓兒知道,沈六將會為他們的親事,也是為了她去努力。連蔓兒心裏感念沈六的這份心意,至於事情成功與否,她倒並不放在心上。

沈六能有這個心思,足以證明對她的重視和愛護。有沈六這樣的重視和愛護,她還有什麽好在意的。況且,她也並不是溫室中的花朵,經不得風雨。只要值得,她又有什麽應付不來的那。

而且,她也不認為以後會有什麽風雨,她相信沈六會打理好一切。只是,沈六想要給她更好的。

這樣,自然也很好。

傍晚,五郎接了小七回來。一家人一起吃了晚飯,又商議、收拾了一番,才各自回房睡了。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備齊了車馬,就動身回三十裏營子。

連蔓兒依舊和張氏同坐一輛馬車,一路上,張氏的情緒都非常高,一直拉著連蔓兒說話。連蔓兒知道,張氏這樣,除了因為張采雲的喜訊,以及能夠見到娘家人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三十裏營子。

就算在縣城、府城生活的再好,對於張氏來說,三十裏營子才是她的家。在三十裏營子,張氏是最自在、最放松的。連守信在這方面,和張氏的感覺是一樣的。

一路順利,在錦陽縣城歇宿了一晚上後,一家人在第二天上午到了青陽鎮上。

將其余的車馬先打發回家,連守信、五郎、小七,張氏和連蔓兒的幾輛馬車就徑直來到陸家的門前。

陸家人已經得了消息,在門口迎候了。接出來的人群中除了陸家的人,還有張青山、張慶年、吳玉貴、吳家興、吳王氏、連枝兒等人。

連蔓兒一眼就瞧見沒有大寶,就知道是外面冷,連枝兒一定是將大寶留在屋裏頭了。然後,她又看見了陸炳武。陸炳武臉上的笑容比別人都多,而且看上去傻乎乎的。剛剛做爹的年輕人,高興的有些傻了。

連蔓兒一家下了車,大家親眷見面,自然是親熱非常,笑著寒暄了兩句,就前呼後擁地進了陸家的大院。

陸家也是五間的大院子,前院還有東西廂房各三間,張采雲和陸炳武成親後,就住在西廂房裏。不過,一家人進了院子,並不到西廂房,而是先到上房來。

等他們進了院子,李氏和張王氏也從西廂房裏出來,李氏的懷中還抱著大寶。張氏、連蔓兒心裏雖然急切想要看張采雲,不過還是跟著大家一徑都往上房來。

到了上房,大家這才又相互見禮,然後各自落座,就有連家跟隨的人送了給張采雲的下奶禮上來。

張采雲生頭胎,連蔓兒和張氏準備的禮物自然豐厚。

彩緞兩端、細棉布兩匹、兩百個雞蛋、兩簍紅糖,兩簍掛面,另外還有一對蹄髈、一對大魚、活雞、活鴨、活鵝各一對。

除此之外,一家人還給張采雲新生的兒子準備了長命鎖、手鐲、腳鐲,都是用大紅的匣子裝著。

陸家老爺子和老太太就一個勁的說禮太厚了,謙讓了半晌,大家都勸著,這才將禮物收下。說了一會的話,張氏就說要去西廂房看張采雲。如此,連守信、五郎、小七依舊在上房說話,連蔓兒跟隨張氏、李氏、張王氏、吳王氏、還有連枝兒抱著大寶,又有陸家老太太和陸家大媳婦陪著,這才到西廂房來。

西廂房因為是張采雲生產和坐月子的屋子,因此門窗都糊的特別的嚴實,比普通的一層窗戶紙又多糊了一層,張采雲躺臥的那一間裏,更是在窗戶上還用了遮風的布幔。

連蔓兒走進外屋,撲面就是熱氣。